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1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急性。嗜喊粒细胞白血病1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分类:原粒细胞12%,早幼粒1%,晚幼粒1%,杆状核5%,分叶核32%,嗜碱粒细胞41%(其中中幼5%,晚幼5%,杆状粒1%,分叶核30%)。骨髓像: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统为主,占92%,其中原粒细胞17。...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嗜喊粒细胞白血病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左胸壁包块3个月,间断发热、关节痛2个月,于2008年5月28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化学物质及农药接触史,无相关家族史。

  体检:T 39.3℃,轻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左腋窝皮下可触及三个蚕豆大小淋巴结,无触痛,左胸壁乳房外下方可见一4cm×4cm包块,质地较硬,无活动,压痛,胸骨叩击痛阳性。无肺无异常,腹肌软,肝肋缘下未触及,脾肋缘下3cm,质中无压痛。

  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血象:WBC 11.5×109/L,RBC 3.52×1012/L,HGB100g/L,PLT 84×109/L,ESR 60mm/h。分类:原粒细胞12%,早幼粒1%,晚幼粒1%,杆状核5%,分叶核32%,嗜碱粒细胞41%(其中中幼5%,晚幼5%,杆状粒1%,分叶核30%)。肝、肾功能正常,细胞免疫表型CD13 86.1%,CD33 80%,HLA-CR 53.5%。骨髓像: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统为主,占92%,其中原粒细胞17.2%,早幼粒细胞8.4%,晚幼粒0.8%,杆状核1.0%,分叶核4.2%,嗜碱粒细胞异常增生占59.4%,中晚幼占24.4%。骨髓活检: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骨髓染色体:检型46XY。

  SPECT:中央骨髓活性基本正常,外周骨髓扩张。肝胆脾彩超:肝切面形态正常,脾厚6.5cm,胆囊内小结石。胸片:右上肺结核,纤维增殖灶。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排除了急、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为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经过:首选DA方案:DNR 40mg iv d1~3,Ara-c iv q12h d1~7,以及抗感染、护肝、护胃、支持、对症治疗,完成了3个疗程,以后根据病情及骨髓像改用米托恩醌(6cm iv drop qd d1~3)+阿糖胞苷(100mg iv drop qd d1~5)+足叶乙甙(vp16 100mg iv drop qd d1-5)+三尖杉酯碱(4mg iv drop qd d1-5)化疗3个疗程。

  治疗结果:经用第一个DA方案化疗后,复查骨髓像,嗜碱粒细胞下降至2.4%,关节疼痛症状缓解,左腋下肿大的淋巴结消失,左胸壁包块缩小约1.5cm×2.0cm,质软,体温正常出院。以后定期住院化疗,并6次复查骨髓像结果,嗜碱性粒细胞均控制在0.2%~4.4%之间。体温有时低热,化疗间歇期左胸壁包块时而增大,首次化疗完全缓解6个月后,因左胸壁包块及左腋下淋巴结增大溃破感染至高热,同时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经内科抗炎、止血等治疗无效死亡。

  2 讨论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迄今杂志上很少看到报道,是罕见的白血病,多见于中年人,生存期短,预后恶劣,其临床特点与急粒相似,骨髓及外周血中以嗜碱粒细胞为主,并有原粒细胞,治疗效果差,有报道自发病到死亡仅2个月左右,而本例患者用第一个疗程化疗后骨髓像已达到基本缓解,但其髓外浸润病灶却难以控制,如左胸壁包块,虽说其病程延长了7个月左右,最终因感染、消化道出血入院不足24h死亡[1]。

  本例临床特点:起病以髓外浸润左胸壁包块及关节疼痛为主,其外周血象及骨髓像中嗜碱粒细胞分别占41%及59.4%,并有原粒细胞占17%以上。用DA方案化疗可以完全缓解,以后生存了7个月,比报道时间延长了5个月,终因髓外浸润病灶难以控制,导致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循环衰竭而死亡。

【参考文献】
   1 林宝爵.实用血液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296.

  

作者: 余惠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