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期

贾秀兰主任医师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心血管疾病。临床经验吾师贾秀兰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中西医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良好的疗效。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是在补血调血的四物汤中加入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而得名,原方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崩漏等有瘀血症状者。吾师擅长活用此方......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贾秀兰;桃红四物汤;心血管疾病;临床经验

吾师贾秀兰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中西医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良好的疗效。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是在补血调血的四物汤中加入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而得名,原方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崩漏等有瘀血症状者。吾师擅长活用此方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每可获效,兹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运用该方的经验略陈于下。贾秀兰教授认为,“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在心血管疾病中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活血化瘀与祖国医学瘀血病证的理论密切相关。活血化瘀的方药在祖国医药学文献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以清·沈金鳌《要药分剂》所载420种常用中药为例,有116味有活血化瘀作用,以清·汪昂《医方集解》所载795个方剂来分析,有121个方剂具有不同强度的活血化瘀作用。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贾秀兰教授观察到多种心血管疾病都出现瘀血证,活血化瘀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疗效。

  1 瘀血概念及临床诊断问

  题瘀血又称蓄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血运不畅,血液阻滞于经脉与脏腑内,或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是由于情志失调、痰浊、食滞、瘟疫、暑热、寒湿等致病因素作用后脏腑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一旦形成,即失去了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继而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法在中医学中有着古老的渊源和丰富的内容,远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的“武威汉简”《治百病方》中,就载有“瘀方”。凡属血脉瘀滞不畅、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有关的临床病证,皆可称为血瘀证。在这些瘀血病证中,其程度有所不同,有以瘀血为主的病证,有某些疾病常挟有瘀血现象二种情况。前者以瘀血为主要矛盾,后者为兼挟病证。导师认为,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心肌病等广泛存在瘀血之证。瘀血证始终贯穿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年老体弱,精血渐衰,加之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故脏腑气血失调,多以气虚、气阴两虚证型为主,气为血帅,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脉痹阻不畅,气阴两虚,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济于心,故而心肝火旺,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致血瘀之证。瘀血证可发生于局部肌肤及脏腑,可表现为以疼痛为主的病理改变;同时可发生于血脉,从而使全身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受损,耗气伤血,故血瘀亦可导致血虚、气虚。临床实践中应如何判断有无瘀血?贾秀兰教授认为,在病人主诉方面,以疼痛的性质最为重要,对于顽固而持续性隐痛或刺痛难忍者,都应考虑到瘀血。体征方面,出血倾向,浅表静脉怒张,皮肤颜色改变(暗褐、紫斑、白斑、蜘蛛痣等),毛发改变(病后体弱脱发,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发得血能生)、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异常、肌肤甲错,都提示有瘀血。在体征中,舌诊最为重要。一般见到舌质紫暗、瘀点、瘀斑及舌下脉络迂曲均是有力的证据。脉象,脉涩多见瘀血。

  2 治疗思路与方法

  贾秀兰教授认为,在临床中要注重运用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精髓。瘀血时,血脉运行不畅,这是共性。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凡是瘀血都一定为血实。血实固然多见,如《内经》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所以采用“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对于瘀血成积之斑块,要破血祛瘀,更是理所当然。清·张璐《张氏医通》卷五诸血门谓:“但证有虚中挟实,治有补中寓泻,从少从多之治法,贵乎临病处裁。”可理解为,瘀血一证可虚实互见,或各有所偏,在认证和处理上,要具体分析病情恰当处理,不能单从概念出发。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血瘀证的形成,多由正气亏损,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而致,亦可因寒凝、痰浊、气滞使血脉瘀阻而发为瘀血。加之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反复发作,病程日久,属单纯血瘀实证较少,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复杂证候,故临床治疗应注意在活血化瘀中伍以养血、益气、养阴、化痰、理气之品,辨证用药,加强疗效。活血化瘀药物临床上主要选用养血活血之品。破血攻伐之品,虽有止痛作用,但易伤及正气,应慎用。若必用,切不可久用、多用,痛止后须扶正养营,方可巩固疗效。同时必须注意有无出血倾向或征象,一旦发现,立即停用,并予相应处理。

  3 典型病例

  病案1:患者,女,70岁。2009年6月30日就诊。以发作性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1个月为主诉就诊。3年来,每因生气、劳累而致心前区闷痛,发作时伴面色苍白、出汗,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可缓解,经多家医院诊治,查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常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卡托普利片、肠溶阿司匹林片,近1个月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住院按“冠心病、心绞痛”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β-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有效,但出院后胸痛仍反复发作。某大医院建议其做冠脉造影,必要时介入放支架,因经济困难不能接受而就诊于贾秀兰主任医师。来诊时其面色微黄,口唇紫绀,活动后出现气短,胸闷痛,失眠多梦,头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辨其属气血不足,痰瘀交阻,痹阻胸阳,考虑病久气血不足,营血瘀滞,“不荣则痛”,口服桃红四物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方药:桃仁15g,红花15g,熟地15g,川芎15g,当归15g,白芍15g,丹参30g,黄芪30g,砂仁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茯苓20g,陈皮10g,葛根30g。服药3剂,胸痛明显减轻,继服10剂后,精神转佳,睡眠好,一般走路时无发病,走路快时仍有发病,根据上方略有化裁又服药15剂,一般情况及快走时均未犯病。但嘱其不能跑步,以防意外,适当运动,随访半年,一直没有再发作胸痛。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标实主要以瘀血、痰浊、寒凝、气滞为主;本虚有阴阳气血亏虚之分,多由气血亏虚、痰瘀交阻、痹阻胸阳所致。贾秀兰教授认为,对于年老久病者多因久病情志不遂、思虑过度、心血暗耗、营阴瘀滞、久病气虚、再加肝气郁滞而致气滞血瘀,而致“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故选用桃红四物汤加丹参养血活血;黄芪加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化生气血;加用葛根,现代药理研究有改善心肌供血作用。全方共呈养血活血、健脾补气之力,达到缓解气短、胸闷、胸痛之功。病案2:患者,男,25岁。2009年5月24日就诊。患者半年前曾因“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出院后未坚持治疗,最近又出现胸憋闷、刺痛,心悸,院外Holte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24h 18674次,心率变异性分析正常。西医先后给予美西律、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并口服中药,治疗半月后患者仍感心悸、气短,普通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求医于吾师。就诊时感心悸、胸闷,时有刺痛,气短懒言,四肢不温,唇淡,舌有瘀斑,苔白,脉细而结。心率68次/min,律不齐,每分钟有早搏18~20次,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频发早搏,呈二联律。中医辨证属心脉瘀阻,阳气失宣。治以行气化瘀,温通心阳。方用血府逐瘀汤加附片:桔梗15g,川牛膝15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柴胡10g,枳实15g,炙甘草8g,制附片15g。7剂以温阳活血化瘀,药后感四肢不温减轻,但乏力心悸更甚,并感脘腹不适,考虑为活血化瘀之品伤气耗血,再诊时舌脉同前,改用桃红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加味:桃仁10g,红花10g,生地10g,川芎10g,当归15g,赤芍15g,党参30g,白术20g,茯苓30g,炙甘草8g,磁石30g,枳壳15g。7剂,日1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患者气短、胸闷、心悸明显好转,但仍感活动后气短,脉沉细而结。上方加黄芪30g,黄精20g,继服。并嘱患者停服普罗帕酮。服药10剂后诸症缓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olter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24h 3124次,心率变异性分析正常。以桃红四物汤加黄芪巩固疗效。病毒性心肌炎,为心肌局部的免疫疾病,中医名“心瘅”,主要因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而致病。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和对症处理。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中医有独到之处。本病虚多实少,辨证治疗均要考虑扶正,初用血府逐瘀汤,患者乏力加重,提示耗气伤血,故改用桃红四物汤并加大当归用量以养血活血,及加用四君子汤以健脾益气助生化之源,磁石宁心安神,枳壳行气活血。病情缓解。

  4 体会

  桃红四物汤为一养血活血的经典方,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加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四物补血调血,共奏补血活血之功效。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桃红四物汤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对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酶系统活性,还能改善心肌供血和保护心脏等作用[1],同时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实验研究亦证实,原方加减治疗高脂血症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其降低幅度与辛伐他汀基本持平[2]。当归、川芎、红花可以改善血液高粘滞状态,有不同程度扩血管、抗心肌缺血作用[3],红花、熟地、白芍、川芎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4]。由于医学研究手段的局限性,现在对中医药的研究仍采用对西药的研究方法,对单一药物的药理成分研究,不能反映中药作用机制。中药为大分子,复方使用,其作用为多靶点、微效相加作用。其作用靶点、量效关系及与体质、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历代医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贾秀兰教授正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了“异病同治”这一法则,根据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相同的病理过程和证候,合理辨证,灵活运用桃红四物汤这一经典方剂,充分发挥其活血化瘀的功能,运用本方再根据气血阴阳虚损之轻重及痰浊、气滞、寒凝兼夹之不同进行辨证加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Chinese Medicine Dictionary,Fangji Division.Beijing:The Press of People Health,1983,378.

  2 毛建业,马菊英.桃红四物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0,13(20):1704.

  3 张瞥.中西医结合高脂血症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3- 55.

  4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47-228.

  

作者: 余旸明,殷拥军,贾秀兰指导老师)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