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3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西医疗效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西医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70例以中药汤剂治疗。西药组68例以西药治疗,并总结比较其疗效。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比较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西医临床疗效。 方法  将138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70例以中药汤剂治疗;西药组68例以西药治疗,并总结比较其疗效。 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4.5%和32%;总有效率为100%和86%。 结论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关键词  老年 瘙痒症 中西医 疗效

    中医疗法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疗效,现对我院138例患者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共门诊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13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70例,其中男36例,占51%;女34例,占49%。年龄最大为91岁,最小为58岁,平均68.42岁。西药组68例,其中男35例,占52%;女33例,占48%。年龄最大为90岁,最小为56岁,平均68.17岁。2组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药组采用口服甲基睾丸素(5~10mg2次/d,女性患者用已烯雌酚片0.5mg1次/d),加复合维生素B片(2片,3次/d)加维生素E胶丸(50~100g3次/d)治疗,15d为1个疗程。中药组则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根据临床所表现的证候特点分型论治。风寒束表型:表现为皮肤瘙痒、干燥粗糙、恶风鼻塞、易感风寒、鼻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当解表散寒,祛风止痒。方用人参败毒散加减,方中党参15g、茯苓15g、柴胡10g、羌活10g、川芎10g、前胡10g、薄荷10g、僵蚕12g、蝉蜕12g、白芨15g、玉竹15g、甘草6g。以水600ml,后下薄荷,煎200ml,煎2次混合,分2次温服,禁食生冷、油腻及辛燥食物。湿热内盛型:表现为皮肤瘙痒色红成片,高出皮肤,或呈红色瘀点,或有黄色黏液渗出,舌红苔黄或厚或腻,脉濡数或滑。治当清热除湿,祛风解毒。方用萆湿汤化裁,药用萆20g、茯苓15g、苡米20g、淡竹叶10g、忍冬藤20g、黄柏12g、蜈蚣2~3条、乌梢蛇15~20g、防风10g、甘草8g。煎法同前,蜈蚣、乌梢蛇焙干研末,分2次吞服。禁食辛热、海鲜、滋腻之物及饮酒。肝肾阴虚型:表现为皮肤干裂瘙痒、脱屑、腰膝酸软、目干涩、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失眠多梦、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治当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味。方中生地20g、枸杞12g、菊花15g、天花粉15g、当归15g、僵蚕12g、丹皮10g、玉竹15g、丹参15g、甘草6g。煎服如前,禁食辛热、干燥煎炸食物。

    1.3 疗程 西药组最长为60d,最短为15d,平均30d。中药组最长为20d,最短为5d,平均9d。

    1.4 治疗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1年以上;显效:症状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达6个月以上;好转: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减轻与治疗前无变化。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略 )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西医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性激素水平衰减有一定关系,通常采取性激素结合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E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疗效。中医则不然,认为该病症有风寒束表,湿热内盛,肝肾阴虚等不同类型,病因病机十分清楚。治疗上除了针对病因病机疏散风寒、清热除湿、滋养肝肾之外,祛风和润燥是两大重要法则。风寒束表型以柴胡、羌活、川芎、薄荷、僵蚕、蜈蚣解表祛风,重用白芨、玉竹以润燥。湿热内盛型则在清热除湿剂中加蜈蚣、乌梢蛇、防风以祛风。肝肾阴虚型杞菊地黄汤加天花粉、玉竹、当归以滋养润燥更加僵蚕以祛风。由于切合病机,药中病所,故中药治疗该病证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编辑海 天)

    作者单位:518121广东省深圳市南澳人民医院

作者: 吴忠早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