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4期

自制桂辛膏治疗冻疮48例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冻疮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是因局部血管痉挛、组织缺氧、细胞损伤所致的皮肤病。笔者现将3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的自制桂辛膏治疗48例冻疮报告如下。表148例冻疮发病部位(略)1。3临床适应证主要用于未破溃的冻疮。...

点击显示 收起

  冻疮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是因局部血管痉挛、组织缺氧、细胞损伤所致的皮肤病。由于寒冷刺激,使受冻部位的皮下动脉痉挛收缩,引起血液淤积、组织缺氧,甚至细胞坏死。如果受冻时间较长,动脉痉挛过久,可造成血管麻痹,失去收缩能力而扩张,因而出现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性斑或水疱。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指、手背、足缘、耳垂等多见,易复发。笔者现将3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的自制桂辛膏治疗48例冻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见表1。
    
  表1 48例冻疮发病部位 (略)
    
  1.2 药方组成 桂枝10g,细辛6g,川芎10g,附子6g,红花6g,干辣椒10g,樟脑5g,乙醇(75%)适量。配制方法:将以上六味药浸泡后加热煮沸1h,倒出煎煮液再加水煮沸30min,合并2次煎煮液,浓缩至浸膏,备用;另外取樟脑5g,加乙醇适量溶解,加入备用浸膏搅拌均匀,加基质至100g,加热至60℃,边加热边搅拌至冷凝即得。
   
  1.3 临床适应证 主要用于未破溃的冻疮。
   
  1.4 用法与用量 将药膏适量涂于患处,按摩至温热,每日3次,14天为一疗程。

  2 结果
    
  2.1 治疗标准 治愈:肿、痛、痒感消失,或遗留色素沉着或仅留部分痂皮。显效:肿,痛,痒感明显减轻,红肿消退大于或等于70%。好转:肿,痛,痒感较治疗前有所减轻,红肿消退大于或等于30%。
   
  2.2 治疗结果 治疗未破溃冻疮48例,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愈32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89.6%。详见表2。

  表2 48例冻疮1个疗程治疗情况 (略)
    
  3 讨论
    
  冻疮好发于身体的局部末梢血液循环差的部位,如耳、手背、足周。开始时水肿,温度升高时,奇痒难忍。一般不需内服药,可局部治疗。处方中川芎、红花活血行气、散瘀止痛;桂枝、细辛、附子、干辣椒温肾助阳、散瘀止痛,樟脑增强活血散瘀、祛风止痒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瘀、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祛风止痒之功效。原则是软化损伤组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吸收,防止感染。48例患者采用桂辛膏治疗冻疮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愈32例,好转11例,在治疗中没有出现加重现象,总有效率89.6%。应用此方3年来,笔者认为复发率低、药源较广、制作简单、患者接受程度高、临床效果好。
    
  (编辑晓 青)

  作者单位:276800山东省日照市皮肤病防治所

作者: 宋艳霞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