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疾病专题常见病皮肤科常见病

冻疮

来源:中药网
摘要:冬季冻疮温经散寒冻疮是寒冷的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它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气候转暖后可自愈,再值冬季又可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能力差,触冒风寒,伤于肌肤,气血运行凝滞引起。...

点击显示 收起

    冬季冻疮 温经散寒
    冻疮是寒冷的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它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 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而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气候转暖后可自愈,再值冬季又可复发. 以儿童、妇女或久坐不动、周围血液循环不良者易患出病。
    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能力差,触冒风寒,伤于肌肤,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还与患者平素气血不足,又遇寒冷侵袭,阳气耗伤,血脉通行不畅有关。
    冻疮患者的主要症状为 皮损常对称分布,以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廓、鼻部、面颊等末梢和暴露部位最易发病。初发时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多为圆型,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 表面紧张有光泽,质软。受冻较久后,局部可产生水疱、大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疤痕。早期自觉麻木,皮损出现后痒感明显,尤其在受热后加剧,出现糜烂、溃疡时有疼痛感觉。这些症状可延续l—2个月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发部位再度复发。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痛苦。
    中医治疗冻疮多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法。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当 归 10g 赤 芍 10g 白 芍 10g 桂 枝 10g
    本 通 10g 黑附片  6g 肉 桂  6g 甘 草  9g
    桃 仁6g 红 花6g
    水煎服,每日 2次  每次150ml。
    外治法:早期未溃者,可用生姜、辣椒、川椒、茄根。祁艾等,任选l—2种 煎水温洗或浸泡患处。或取生姜25g 白萝卜1个,白附子0,5g,桂枝25g. 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患处,连洗2天,以上为1天的量,早晚各洗1次。
    已溃者可外敷20%马勃软膏或紫云膏。如有继发感染,按外科换药常规处理。
    饮食疗法:可取羊肉500g.花椒3g.生姜15g,当归30g.煮食。能饮酒的患者可取生姜10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10g。上药同浸于500ml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ml. 每日2—3次。另外还可以取山植15g,当归15g, 红枣7枚共同煮食。
    每年发病者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具体方法:取大蒜头捣烂涂擦在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 连续1周。或取10g鲜芝麻叶捣烂后涂擦易患病处,1小时后洗净,每日数次。还可以在人冬前提早外治自疗。方法是取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至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以上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冻疮的发生。
    平时预防冻疮重点在局部的防寒保暖和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上。在寒冷季节对易受冻部位要加强保暖,避免过久地与寒冷潮湿接触。有冻疮病史者可在人冬前提前采取措施,如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的习惯。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耐寒能力。冬季鞋袜不易过紧,出门带皮手套,注意保暖。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等。一旦患病,受冻后不宜立即烤烘或热水浸泡,受冻后皮肤瘙痒,不能用手抓搔,否则易使表皮破烂感染,加重病情。
    另外 改善全身情况,治疗有关疾病也十分必要。
作者: 佚名 2004-5-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