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期

化斑止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39例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皮肤瘀斑、瘀点,常伴有腹痛、便血、关节痛及肾脏病变等。笔者2001~2003年采用自拟化斑止血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39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2基本治法内服化斑止血汤,每日1剂,分2次服,2周为一疗程,12岁以下用量酌减。1血热伤络型突然发病,紫癜色鲜红......

点击显示 收起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皮肤瘀斑、瘀点,常伴有腹痛、便血、关节痛及肾脏病变等。笔者2001~2003年采用自拟化斑止血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39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9例均来自于本院门诊,男19例,女20例;年龄5~54岁,其中5~15岁17例,16~25岁14例,26~35岁5例,36~54岁3例;病程5天~2个月不等。单纯皮疹型27例,伴关节型6例,伴腹型3例,伴肾型3例。

  1.2  基本治法  内服化斑止血汤,每日1剂,分2次服,2周为一疗程,12岁以下用量酌减。药物组成:侧柏叶10g,生地20g,丹皮10g,玄参20g,紫草20g,白茅根30g,白及10g,仙鹤草30g,茜草20g,丹参10g,三七粉5g,甘草10g。

  1.3  分型施治

  1.3.1  血热伤络型  突然发病,紫癜色鲜红,出没迅速,伴皮肤瘙痒或风团。紫癜对称分布,以下肢伸侧及臀部多见,舌质红或绛,苔薄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以化斑止血汤加银花15g,连翘10g。风团明显加蝉蜕6g,防风6g;腹痛便血加白芍、槐米各15g;关节肿痛加秦艽12g、木瓜15g;上肢疼痛加桂枝5g;瘙痒剧烈加五味子、地肤子各15g。

  1.3.2  阴虚火旺型  紫癜青紫或时发时止,常伴鼻衄,或月经过多,潮热盗汗,心烦口干,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方以化斑止血汤加青蒿15g,地骨皮10g,知母12g,阿胶12g;鼻衄加干藕节5个,栀子12g;肾阴虚较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5g。

  1.3.3  瘀血阻络型  病程较长,紫癜反复发作,出没缓慢,颜色紫暗,常伴关节及腹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宜安络止血,活血化瘀。方以化斑止血汤加当归9g,党参6g,腹痛明显加元胡15g,木香6g或川楝子15g;关节痛加独活6g,威灵仙12g。

  1.3.4  气虚不摄型  久病不愈,反复发作,伴面色不华,精神乏力,头晕目眩,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治宜益气摄血。方以化斑止血汤去紫草、白茅根,加党参12g,黄芪15g,白术12g。血虚甚者,加当归12g,阿胶12g,大枣15枚。气短食少者,加山药、鸡内金各15g。

  1.3.5  并发紫癜肾炎  急性期表现除皮肤紫癜症状外,见浮肿、血尿、蛋白尿,舌质红,少苔,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益气健脾。方以化斑止血汤,浮肿加益母草、车前子各15g,尿血加大小蓟各10g,蛋白尿加山药、黄芪、云苓各15g。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  治愈:皮肤紫癜全部消退,关节肿痛、腹痛、水肿消失;并发肾型者尿红细胞、蛋白尿消失,肾功能、尿常规正常。随访6个月~1年未复发。有效:皮肤紫癜消退2/3,临床症状改善;并发肾型者尿红细胞、尿蛋白明显减少。无效:治疗2周,皮肤紫癜消退缓慢,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  疗效结果  39例中,治愈31例,有效7例,无效1例(肾型),总有效率97.4%。治疗时间:1个疗程内的18例,2个疗程内15例,3个疗程内6例,平均治疗时间23.7天。

  3  讨论

  本病属中医“血证”、“紫癜”范畴。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素体阳盛,复感风热,热伤脉络,迫血妄行;阴虚火旺,虚火内炽,火热逼津,灼伤脉络;久病不愈,瘀血内阻,瘀血不祛,新血难生,血不归经,溢于脉外;气虚血亏,气不摄血,统血无力,外溢肌肤。针对发病机制,无论何处出血都要止血,这是古今医家的临床共识。化斑止血汤药物组成既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之功,并有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活血止血等多种止血功效,适用于各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并且可以治疗多部位的出血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出血。方中紫草、生地、丹皮、白茅根、玄参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并可治衄血、吐血、尿血;侧柏叶、白及、仙鹤草主收敛止血,并治咯血、便血;茜草、丹参、三七粉主活血止血,并可祛瘀止痛。甘草益气补脾,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现代医学药理分析已证明,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仙鹤草有增加血小板数量、抑制纤溶作用及缩短凝血时间。茜草可缩短凝血时间。生地有止血作用,能促进血液凝固。丹皮有抗感染、抗组胺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作用。甘草抗感染,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免疫调节。因此,以上诸药相合,临证加减,使血分之热得清,脉络瘀阻得除,血有所归,血脉安和,紫癜自愈。

  作者单位: 041000 山西临汾,临汾市尧都区中医皮肤病医院

  (编辑:苜  紫)

作者: 刘惠芸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