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二期梅毒误诊为银屑病1例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曾在外院诊断为“银屑病”,并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及皮炎平软膏外搽等治疗无明显好转。躯干、四肢屈侧可见散在的暗红色丘疹,两侧对称,约扁豆大小,略高于皮肤,表面有白色鳞屑,中心固着,边缘翘起呈领圈样,外观类似“银屑病”,刮之有点状出血。诊断为银屑病样二期梅毒疹伴梅毒性脱发。2讨论二期梅毒疹类型较多,其特......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7岁,因“躯干、四肢出现暗红色鳞屑斑50天,严重脱发20余天”于2005年6月13日就诊。曾在外院诊断为“银屑病”,并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及皮炎平软膏外搽等治疗无明显好转。追问病史,患者于发病前曾有数次不洁性交史。阴茎包皮内侧曾出现一个约豆粒大小椭圆形的无痛性溃疡,在附近私人诊所以“包皮感染”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此次出现皮疹前1周曾有头痛、关节酸痛,以夜间为主,白天减轻或消失,伴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自行服用感冒药后好转。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颈后、肱骨内上髁及腹股沟处明显,约拇指大小,质硬,活动,无压痛。躯干、四肢屈侧可见散在的暗红色丘疹,两侧对称,约扁豆大小,略高于皮肤,表面有白色鳞屑,中心固着,边缘翘起呈领圈样,外观类似“银屑病”,刮之有点状出血。头顶部、枕部、颞部可见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斑状脱发,境界不清,脱发区有残存少数毛发,皮肤颜色正常,表面光滑而无鳞屑,似斑秃。外生殖器部位未发现有明显异常。血清学检查:RPR、TPHA均阳性。诊断为银屑病样二期梅毒疹伴梅毒性脱发。 经给予苄星青霉素驱梅治疗,3周后皮疹消失,1个月后淋巴结变软变小,毛发开始长出,随访2年无复发。

  2  讨论

  二期梅毒疹类型较多,其特点是很容易与其他非梅毒性皮肤病相混淆。尽管二期梅毒疹的客观症状很明显,但主观症状很少,加上不经治疗其皮损也可以安全消退,不留痕迹,因此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故应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有无冶游史及下疳史)。体检时,应仔细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压痛,皮损形态是否一致,有无自觉症状等,再进一步查RPR及TPHA即可确诊。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早期梅毒患者,不仅是梅毒的传染源,更增加了感染HIV及其他性病的危险。感染HIV后,由于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改变梅毒的自然病程及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因此,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对患者的愈后和尽早切断传染源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故要求我们医务人员对梅毒的认识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 415000 湖南常德,常德市疾控中心

 

作者: 唐仕培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