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脂溢性脱发(sebrrheicalopecia,SA)又称男性型秃发、雄性激素性秃发、弥散型秃发[1],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蛀发癣”,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好发于头顶及前额两侧,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生发较为困难,由于本病有碍容颜,影响美观,......

点击显示 收起

  脂溢性脱发(sebrrheic alopecia,SA)又称男性型秃发、雄性激素性秃发、弥散型秃发[1],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蛀发癣”,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好发于头顶及前额两侧,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生发较为困难,由于本病有碍容颜,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本病治疗的要求却更为迫切,因此对本病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现将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劳伤肝肾;或素体血热,日久耗阴,复感风邪,郁阻毛窍;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酒类,脾失运化,湿热内生,上蒸巅顶,侵蚀发根白浆,气血不畅所致。谈氏等[2]认为本病多因长期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胃健运失职,水谷内停为湿,湿郁化热,湿热交积,瘀阻经脉,而致毛发失养脱落。傅氏等[3]认为湿热内蕴与血虚风燥是重要因素,因其表现为头皮油腻、瘙痒、神疲纳呆、苔黄腻、脉弦滑,或头发细短软、毛发干枯、头皮屑多、瘙痒、舌淡、脉细数。何氏[4]提出痰瘀脂脱是SA的基本病机,因本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如长期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可耗损心脾气血而致瘀,痰瘀痹阻经络而致秃。张氏等[5]认为本病主因肝失疏泄、风湿搏结而成,肝失疏泄则心血无以养毛发,毛发立而不固,皮肤气血卓泽,土旺反侮肝木,肝不能为肾行其精,故毛发脱而不生。禤氏等[6]强调了湿热瘀虚为SA之病因,湿者饮食不节,脾失运化,湿热内生,上蒸巅顶致头发油腻而脱落;热者,血热风动,风动则发落;瘀者,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久病入络,瘀阻毛窍而脱发,虚者,肝血虚,肾水亏,冲任失调,发失濡养而脱发。

  2  中医临床

  2.1  中药内服  魏氏[7]将本病分为3型,湿热蕴结型,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黄芩、山栀、泽泻、茯苓、生大黄、车前子、生侧柏叶、六一散等;血虚风燥型,方用祛风换肌丸加减,药用当归、首乌、川芎、丹参、大胡麻、鸡血藤、白蒺藜、甘草等;肝肾亏损型,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生地、熟地、淮山、山萸肉、泽泻、茯苓、旱莲草、女贞子、首乌、甘草等。结果治愈27例,好转48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9.5%。葛氏[8]将本病分为两型,湿热内蕴型,方用生发1号(茵陈、双花、天葵子、栀子、野菊花、生大黄、地丁、绞股蓝);血虚风燥型,方用养血生发2号(当归、生地、荆芥、炙草、川芎、防风、制首乌、白芍、白蒺藜、绞股蓝),结果痊愈103例,显效475例,有效354例,无效144例,痊愈加显效578例(占53.72%)。周氏[9]采用中药(生地30g,熟地30g,丹皮10g,栀子10g,旱莲草30g,女贞子30g,制首乌30g,川椒9g,杞果12g,黑芝麻30g,黑小豆30g,鸡血藤20g,侧柏叶30g,食盐30g)加水1500ml,慢火煎煮30min,滤取药汁分3次口服,连续10日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个疗程后,脱发症状消失,头顶部脱发处有新发生出,再连续服2个疗程可获痊愈。

  2.2  中药外治  脂溢性脱发因其病位表浅,病灶外露,外治疗法可直达病所腠理,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而作用独特。孙氏[10]认为中药透骨草有除湿活血的功效,煎水外洗患处,可使药力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徐氏[11]以自制生发酊外涂治疗脱发210例,总有效率为95%。其主要成分为松针0.76g,斑蝥0.6g,毛姜3g,辣椒4.7g,水杨酸0.94g。王氏[12]选用四白生发擦剂(白鲜皮、女贞子、侧柏叶、生山楂、猪苓、蔓荆子、益母草、白芥子、白及、白芷、透骨草、辛夷,15%酒精浸泡,外敷患部,2次/d,并揉搓头皮2min)治疗230例,3个月为一疗程,疗效满意。毛氏[13]用防脱生发灵(大黄、苦参、黄芪、何首乌,75%酒精浸泡,用时稀释)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96%。潘氏[14]以洋七味煎剂(洋金花、当归、玄参、菊花、川芎、黄柏、何首乌)泡洗患处,每天1次,每次15~60min,治疗3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

  2.3  针灸治疗  于滨兰等[15]针刺百会、上星、头维、四神聪等头部穴位为主,辅以肾俞、京门、太溪穴治疗脱发,失眠多梦加风池、三阴交,心悸、胸闷加神门或内关,腰膝酸软加足三里,效果较佳。成氏[16]用梅花针扣刺头部督脉、膀胱经、胆经走行线、背部膀胱经走行线,并配合外用鲜皂角及鲜侧柏叶浸泡液,治疗56例,总有效率98.1%。磨氏[17]用针刺、七星针加耳穴贴压治疗61例,总有效率95.12%。陈氏[18]采用头三针[取2个固定穴为防老穴(位于百会穴后1寸)和健脑穴(位于风池穴下5分);机动穴是上星穴]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较好。

  2.4  内外合治  李氏[19]采用梅花针扣刺加辨证用药治疗脂溢性脱发338例,结果治愈175例,显效86例,有效49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92%。陈氏[20]采用除脂生发汤(组成:赤茯苓10g,山药15g,薏苡仁30g,丹参15g,赤芍10g,天麻10g,钩藤10g,远志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菟丝子10g,桑椹30g)内服,外用生发酊(冬虫夏草5g浸泡于75%酒精100ml中,7日后可用)并配合梅花针治疗脂溢性脱发34例,结果痊愈3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

  3  实验研究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也有所深入,葛氏[18]对14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进行了中医分型,并行血液流变学与甲皱微循环检查,发现患者多存在血液高黏,尤以湿热型为甚。并发现甲皱微循环的改变与血液流变学异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相关联,经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随着新发的生长与自觉症状的改善。血黏度下降并趋于正常,说明活血化瘀中药有改善微循环,营养毛发,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秦氏在补肾法治疗脱发的基础上,进行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及免疫球蛋白测定。肾本质的研究认为17-羟的低下是肾虚的一个客观指标,对19例脱发患者进行17-羟类固醇测定,治疗前有明显低下,治疗后均有上升,提示部分脱发患者的发病与肾虚有关,应用补肾法治疗有效。范氏等[21]应用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模型,通过培养毛囊的形态学和生长速度以及毛囊受3H-TdB掺入率影响的观察,对55种单味中药的水煎剂或其单体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女贞子、白芷、荆芥、黄芪、潼蒺藜、甘草酸对体外毛囊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研制有效的促进毛发生长或脱发中药制剂提供了重要依据。禤氏等[6]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以补肾中药为主组成的复发中药制剂益发A口服液(何首乌、女贞子、黄芪、山楂、蒲公英、甘草等)能降低脂溢性脱发患者异常升高的血清睾酮水平,调整E2/T值,从而整体发挥其内分泌治疗作用,益发B外用酊(刺五加、人参叶、川椒、侧柏叶、川芎、冰片等)能扩张家兔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毛囊营养,促进毛发生长和再生。王氏等[22]认为益肾活血汤能降低雄激素依赖性脱发患者的血液黏度;赵氏等[23]认为止脱灵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失调为根本,拮抗机体雄激素及其活性水平,调节T/E2使其平衡,以防止易脱部位的毛发脱落。

  4  小结

  脂溢性脱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遗传、免疫调节,也涉及到体内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神经肽和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的变化。

  中药复方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整体出发,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标本兼治,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中医药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多局限于临床疗效观察,试验研究方面开展得较少,加强脂溢性脱发的病理模型和实验方法的研究仍十分必要,而对中药复发进行筛选,揭示其作用机制,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中药单方和复发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发挥中医药的优点,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脂溢性脱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达灿,禤国维.皮肤性病专科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6-361.

  2  谈国标.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30例.广西中医药,1995,(6):17.

  3  傅丽珍.辨证治疗脂溢性脱发100例.浙江中医杂志,1998,(4):166.

  4  何养宁.论痰瘀在早秃中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陕西中医,1998,17(5):34.

  5  张苍,陶洋,陈凯.天麻钩藤饮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2):120.

  6  禤国维,陈达灿,胡东流.中药益发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实用医学杂志,1997,13(4):265.

  7  魏跃钢.辨证治疗脂溢性脱发84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4):251.

  8  葛正义.血液流变学与甲皱微循环检测对脂溢性脱发中医分型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2):107.

  9  周文方.中药治疗脂溢性脱发128例.中国民间疗法,2002,10(7):57-58.

  10  孙玉齐.透骨草外洗治疗脂溢性脱发.中医外治杂志,2000,(4):43.

  11  徐春美.生发酊治疗脱发210例.湖南中医杂志,2002,(1):44.

  12  王志国.四白生发擦剂治疗脂溢性脱发230例.四川中医,1999,17(2):36.

  13  毛良知.防脱生发灵治疗脂溢性脱发152例疗效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27(5):309.

  14  潘万喜.洋七味煎剂泡洗治疗脂溢性脱发34例.陕西中医函授,1996,(5):24.

  15  于滨兰.脱发的针刺治疗.针灸临床杂志,1997,13(2):40.

  16  成意伟.梅花针扣刺配合局部用药治疗脂溢性脱发56例疗效观察.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16(8):16.

  17  磨炳森.综合疗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99,8(2):48.

  18  陈占学.头三针治疗脂溢性脱发.中国民间疗法,2003,11(10):8.

  19  李小衡.梅花针加辨证用药治疗脂溢性脱发338例.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26-27.

  20  陈潍.除脂生发汤配合外治法治疗脂溢性脱发34例.河北中医,2005,27(2):101-102.

  21  范卫新,朱文元.55种中药对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2):81-84.

  22  王雅娟,董西林,王志勇,等.益肾活血汤治疗雄激素依赖性脱发的临床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2):751-752.

  23  赵党生,李淑霞,赵春霖,等.止脱灵对实验性大鼠雄激素的调节及对毛发脱落的影响.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1):12-14.

  (编辑:夏  琳)

  作者单位: 510120 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410007 湖南长沙,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 席建元,陈偶英,禤国维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