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寒冷性荨麻疹治验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寒冷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本病易反复发作达数日、数年以上,而治疗颇为棘手,常遍医无效,以致患者身心疲倦,大多数患者丧失治疗信心。笔者自1992年以来,在临床用自拟扶正散寒和营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同时还嘱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均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资料如下。2治疗方法自拟扶正散寒和营......

点击显示 收起

  寒冷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突发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痒甚。吹风着凉或接触冷水后即发,得暖则缓。本病易反复发作达数日、数年以上,而治疗颇为棘手,常遍医无效,以致患者身心疲倦,大多数患者丧失治疗信心。笔者自1992年以来,在临床用自拟扶正散寒和营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同时还嘱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均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资料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男26例,女40例;年龄6~65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1个月。均有皮肤突发红色高于皮肤水肿性风团,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痒甚,消退后不留痕迹。吹风着凉更甚。

  1.2  治疗方法  自拟扶正散寒和营汤:黄芪、黄芩、白鲜皮、当归各15g,桂枝8g,白芍、甘草各10g。易于发汗、着风即起加龙骨、牡蛎;精神疲惫、面色苍白加党参、茯苓。每日1剂,每剂煎3次,分2次于饭前30min服。

  1.3  治疗结果  66例中,显效42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未复发);有效12例(临床症状显著好转,瘙痒减轻,风团基本消退,半年内无复发);无效12例(经服药3周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36岁。1992年11月6日就诊。诉全身起风团,痒甚已6年。受风寒和下冷水后即发,得暖则缓,冬重夏轻。近来易发汗着风即起。曾用多种抗组胺药和一些中药治疗,效果欠佳。诊见全身皮肤起红色大小不等的扁平隆起风团,境界清楚。苔薄白,脉细。诊断为寒冷性荨麻疹。证属风寒外袭,不和。治拟扶正散寒,调和营卫。方用自拟扶正散寒和营汤加龙骨、牡蛎各20g。二诊:诉服药3剂后,开始奏效,风团发作明显减少,仅晨起偶发少数。再予原方。三诊:进药3剂,除皮肤偶然作痒外,风团已不再发作。嘱再服原方2剂巩固。至今未复发。

  3  体会

  本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相当于中医的“瘾疹”。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亲性不耐,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1]。初起为风寒外袭,营卫不和。日久则为表虚卫外之气不固,风寒之邪易袭而致[2]。故对于本病治疗拟扶正散寒,调和营卫为治疗基本法则[3]。扶正散寒汤中,黄芪补气升阳、扶正培本;桂枝调和营卫,疏风散寒;白鲜皮祛风止痒;当归补气和血;白芍和营敛阴;黄芩燥湿解毒;龙骨敛阴补气而不敛邪气;牡蛎涩腠理,敛毛孔;甘草调和诸药。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有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芪有抗感染抗变态反应作用,甘草有抗过敏反应的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扶正散寒,调和营卫之效,又有增强免疫力、抗感染、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9.

  2  王道瑞.中医学.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1,150,152.

  3  秦小卫.黄苓甙对白三烯B4引起的银屑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趋化反应的影响.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2):116.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 441400 湖北宜城,宜城市中医医院

 

作者: 关祥娥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