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理想方法。方法采用自拟肠粘连松解汤胃管注入和灌肠,配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55例痊愈,痊愈率91。66%,5例中转手术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理想方法。 方法  采用自拟肠粘连松解汤胃管注入和灌肠,配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结果  保守治疗55例痊愈,痊愈率91.66%,5例中转手术治疗。 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肠梗阻 治疗方法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目前临床上尚未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28.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4h~2d。所有病例均有手术史,其中阑尾手术33例、胃手术12例、胆道手术7例、脾手术3例、妇科手术后5例。本组术后至发病时间为6个月~8年,平均2年4个月。临床表现均有不程度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体检:腹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反跳痛或轻度肌紧张,听诊可闻及气过水声及肠鸣音亢进。腹透或立位腹平片均有液气平面。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支持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恶心呕吐者随时放开胃管并行持续性负压吸收。酌情给予止痛、解痉药物。

    1.2.2 中医治疗 (1)中药内服:治则以通里攻下为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为辅,自拟肠粘连松解汤:厚朴12g,枳实12g,炒莱菔子10g,当归10g,赤芍10g,木香10g,桃仁10g,乌药10g,青皮10g,番泻叶10g(后下),大黄10g(后下),芒硝6g(冲服)。随证加减:发热者加双花、连翘、黄芩;腹痛甚者加延胡索;恶心呕吐甚者加姜半夏、竹茹。1剂/d,水煎,分2次由胃管注入,注入后夹闭胃管2~4h。(2)灌肠:将中药渣煎水待温凉后灌肠。(3)电针: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快速刺入得气后以电针连续刺激,每次30~60min,每日2次。治疗期间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应立即中转手术。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痛吐胀闭消失,排便排气,听诊无肠鸣音亢进及高调音,腹透无液气平面;无效:经治疗症状体征不减,大便不通,不排气者。

    2.2 治疗结果 本组60例,治愈55例(91.66%),无效5例(8.33%),均在入院48h内中转手术,观察中表现为腹痛加剧,由阵发性转变为持续性,或恶心、呕吐不止;或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同时存在;或腹穿有血性液体。

    3 讨论
   
    肠梗阻属于祖国医学的“关格”、“肠结”等范畴,中医认为六腑为传化之腑,泻而不藏,以通降下行为顺,滞塞上逆为病。凡因饮食不节,虫疾内扰,内虚外寒,脾湿积滞,阳明热结,气滞瘀阻,饮停肠间,均可引发“关格”,出现痛、吐、胀、闭等证。气血不通则痛、气滞不畅则胀、气阻上逆则呕、大便干结不通则闭。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和“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肠粘连松解汤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用。其中尤以通里攻下为其治疗大法,方中厚朴以消气壅;枳实以破气结;番泻叶、大黄、芒硝攻积泻热、润燥软坚;活血化瘀药物则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肠袢的血流量,从而加强通里攻下的效果。但是需注意攻邪不可太过,以免伤阴,应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调整药物剂量,当梗阻消除后应注意调理,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尤要注意扶正和调理脾胃功能 [1] 。腹腔手术中由于机械刺激损伤脏器的浆膜和壁层腹膜,加之一些炎性渗出物,导致术后容易形成腹腔粘连,纤维索性粘连带形成是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而术中对组织损伤的程度,又是发生粘连的重要因素 [2] 。当粘连带压迫肠管,影响肠管的通畅,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时,就会形成粘连性肠梗阻。多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反复出现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患者极其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损害。治疗上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制订具体的治疗方案,当腹膜炎体征不明显时,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炎补液、中药从胃管注入和灌肠以及针灸等治疗措施,多能缓解。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应该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中转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48h仍不排气排便,腹痛腹胀加重,肠鸣音减弱,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明显腹膜炎体征。(2)治疗过程中腹痛无明显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或腹穿有血性液体。(3)对于入院时剧烈腹痛不缓解、腹部有固定的压痛性包块、有腹膜炎并肠绞窄及休克表现的病人,不宜中药治疗,应立即手术。笔者应用上述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取得了满意疗效,做以上总结讨论,供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1 莫宏模.49例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江苏医药,1994,2(20):105.

    2 魏德龙.中西医结合诊治65例粘连性肠硬阻体会.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8(增刊):20-21.

    (编辑莉 莉)

    作者单位:5282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院外科 

作者: 莫鉴良黄小庆田立新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