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胆固醇结石5例病因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笔者于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大理州医院进修期间收治了5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有1例在县级医院实施,其余4例均在乡级医院实施。胆囊切除术后到本次住院治疗时间最长13年,最短半年。在行胆囊切除前有2例病例B超示: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胆总管无扩张。...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于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大理州医院进修期间收治了5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胆固醇结石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31岁。胆囊切除术有1例在县级医院实施,其余4例均在乡级医院实施。胆囊切除术后到本次住院治疗时间最长13年,最短半年。在行胆囊切除前有2例病例B超示: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胆总管无扩张;有1例B超示: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多发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但无明显结石报道,追问病史,此例患者在行胆囊切除前曾患有黄疸病史。其余2例具体情况不详。本次入院后行B超检查示:5例病例均为胆总管扩张并结石。经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中见5例病例结石均处于胆总管下段,结石为1~3枚不等,结石最大为0.9cm×1.4cm×0.4cm,最小约为0.06cm×0.05cm×0.5cm,呈淡黄色,圆形或多面形,质硬,表面光滑。术后结石送病理检查报告为胆固醇结石。
    
  2 分析
    
  肝外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结石多为肝内胆管结石下移或因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其主要成分为胆色素结石。继发性结石来自胆囊,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结石或混合性结石 [1] 。经临床资料显示:5例病例均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史,其中2例在行胆囊切除前B超示:胆总管无扩张,1例胆总管轻度扩张,有黄疸病史,但B超示无明显结石。5例患者胆总管内结石病理检查报告均为胆固醇结石,故5例患者肝外胆管结石均为继发,即结石可能来自胆囊。
    
  3 讨论
    
  胆石症在临床中属常见病、多发病,而目前治疗胆石症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为胆囊切除,因其手术操作较简单,在基层医院即可实施,故成为很多普外科医生初学者的手术操作对象,但大多数胆石症患者病史长,有长期反复发作病史。在手术时开腹后胆囊与周围组织大多有粘连,不易暴露胆囊三角区,加上初学者临床经验不足及手术基本功差,为安全、保险手术操作,很多医生多使用逆行切除法,即依底颈顺序将胆囊切除 [2] ,但有些医生对病情、病史不够了解,手术操作程序不太熟悉,夹提胆囊动作粗暴,因此容易引起胆总管结石继发。其原因可能为:(1)胆总管内的结石在行胆囊切除前就已从胆囊内掉入胆总管而产生,但因B超未能检查出来或在术中扪摸胆总管探查时未能被发现;(2)胆总管内原无结石,但由于很多医生习惯用逆行切除,而有些医生在行手术时因手术操作不熟练,夹提胆囊时动作粗暴,当遇到胆囊管扩张或胆结石细小时结石容易从胆囊内挤入胆总管(人为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前应认真分析患者病史。若遇长期反复发作或有黄疸病史而B超显示胆总管又有扩张但无明显结石的患者,有必要时可行彩超检查或常规术中胆道造影;因胆囊炎症较重并伴有胆绞痛急性发作而暂时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若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择期手术治疗者,则应常规术前B超检查后再给予手术治疗,以便及时发现或排除肝外胆管结石。在行手术治疗时如逆行切除则应先打开胆囊三角区,充分暴露胆囊管确认胆囊管与胆总管解剖关系后将胆囊管结扎,再将胆囊切除,若胆囊炎症较重,粘连严重而不易暴露胆囊三角区,并伴有胆囊管扩张或结石细小的患者,在夹提胆囊时动作应轻柔,以免人为因素将胆囊内结石挤入胆总管,并且在常规术中胆总管探查时应认真、仔细,以免遗漏胆总管内结石,造成患者2次手术,带给患者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段志泉.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4.
   
  2 张作峰.普通外科学常用手术图解,第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16.
    
  (编辑建 光) 

  作者单位:672507云南省漾濞县富恒乡卫生院

作者: 段雄俊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