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问题的处理对策(附2500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广泛开展,并被认可和接受,它的“微创”治疗意义远远超过传统的外科手术,其优越性是多方面的。但LC不能完全代替开腹胆囊切除术(OC),因此正确处理LC中遇到的难题,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直是腹腔镜外科医师讨论的重点,笔者回顾分析了2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术中......

点击显示 收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广泛开展,并被认可和接受,它的“微创”治疗意义远远超过传统的外科手术,其优越性是多方面的。但LC不能完全代替开腹胆囊切除术(OC),因此正确处理LC中遇到的难题,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直是腹腔镜外科医师讨论的重点,笔者回顾分析了2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术中的疑难问题做一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00例,男151例,女2349例,年龄8~88岁,胆囊炎胆囊结石2128例。胆囊隆起样病变372例。其中胆囊严重粘连235例。萎缩性胆囊炎43例,Mi-rizzi综合征35例,胆囊颈结石嵌顿积液421例。
   
  1.2 治疗结果 术中应用逆行切除50例,大部切除85例,顺逆结合切除2365例,放胶管引流425例,手术难度大者共275例,术中因出血、胆道损伤、胆囊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无法暴露胆囊而中转开腹者11例。5例胆道损伤均行开腹端端吻合术,“T”型管支撑6个月治愈。术后出血7例,其中2例患者入病房后引流袋内引流出大量血液,立即再次腹腔镜探查,发现胆囊动脉主干出血,止血成功。其余因出血量不多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胆汁漏3例,1例术后腹胀、腹腔积液、肠鸣音消失、引流管有胆汁引出,腹穿有胆汁,行腹腔镜探查,发现胆囊床漏,术中缝闭治愈。其余2例引流通畅,无腹胀、腹膜炎等状况,引流量不多经保守治疗治愈。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2 讨论
    
  2.1 萎缩性胆囊炎和Mirizzi综合征的处理 萎缩性胆囊炎和Mirizzi综合征不是LC的手术禁忌证,由于粘连程度的不同有时会使手术难度增加,如胆囊与十二指肠、胃、结肠、小肠形成致密粘连,分离时应从底部开始,靠近胆囊浆膜层分离,炎症形成的瘢痕组织较硬无法分离时要用钩钩开。胃、肠等空腔器官与胆囊粘连成纤维化时,应牺牲胆囊,保留部分胆囊壁向下分离。如不确定是否有肠管损伤可将肠管置入水中挤压看是否有气体溢出,本组有2例由此方法鉴别避免了不必要的术中开腹。
   
  2.2 胆囊急症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处理 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时应先行胆囊穿刺减压,这时颈部结石往往不易推动,尤其是胆囊管短粗者应仔细钝性分离充分暴露胆囊管,确认三管关系后再夹闭胆囊管。胆囊管短粗时应用大号钛夹夹闭或用缝线结扎。有时分离出条索样物不要轻易剪断,有可能是迷走胆管或变异的胆囊动脉,应在近端夹闭,本组曾遇到1例,术后Winslow孔引流有较多的胆汁引出,考虑为迷走胆管漏,引流1周后自然愈合。有时结石嵌顿在胆囊管,可剪开部分胆囊管将结石推挤到腹腔内取出,然后用分离钳提起胆囊管上钛夹夹闭。胆囊管短粗,炎症水肿时组织较脆,分离胆囊管有时容易将胆囊管从中间劈开,使胆囊管夹闭不全,可造成严重后果,应该注意。本组1例,术后冲洗时发现有清亮胆汁溢出,仔细检查发现为此种情况,由于及时处理病人愈后良好。笔者在行LC治疗时一般不做逆行切除,因胆囊动脉未夹闭可造成广泛出血使视野不清而影响操作,带来副损伤。
   
  2.3 肝外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文献报道LC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36% [1] ,原因多种,主要有解剖变异、严重粘连造成解剖关系不清、严重出血或经验不足等。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在于胆囊管的正确解剖。笔者认为:(1)解剖分离胆囊管时要先从Hartmann袋开始,位置不要过低,有利于发现变异的胆囊管,避免过度牵拉使胆总管成角;(2)当急性胆囊炎单囊颈部结石嵌顿时,加上局部纤维化或水肿,Calot三角结构不易辨认,解剖分离时易引起出血和损伤胆总管前壁。所以分离时争取尽量靠近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处,依次向下,这样才能保证胆总管的安全;(3)Calot三角区要避免带电分离,以减少电灼损伤胆总管的机会;(4)与胃或十二指肠有粘连致密者,可保留部分胆囊壁于胃或十二指肠上,以防止胃肠道损伤。(5)肝管损伤多为肝外胆管横断伤。本组5例,处理方法主要有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端端吻合术加内支撑引流术两种方法 [2,3] 。前者有逆行感染、反复腹痛、发热等并发症,故多数学者选择后者,但要求两断端无张力为原则,支撑时间最少6个月。本组5例,采取无张力端端吻合术加内支撑引流术,愈后良好,无后遗症发生。
   
  2.4 腹腔引流的适应证及价值 凡炎症较重术中处理困难或胆囊破溃较严重者均应放Winslow孔引流。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和量,结合症状体征,判别有无胆漏、出血、胃肠道损伤等并发症,也为诊断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本组1例术后当晚引流管有200ml胆汁引出,并出现腹痛、腹胀和肠麻痹等症状,考虑为胆汁漏,决定再次腹腔镜检查,术中见腹腔有大量胆汁,吸净后发现胆囊床有迷走胆管漏,夹闭后恢复顺利,如期出院。
     
  参考文献
    
  1 戴显伟,陈亚进,高志清,等.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8):485.
   
  2 郑民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预防.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8):464.
   
  3 陈训如,Peter Mack.腹腔镜外科理论与实践.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21.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014300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人民医院外科
   
       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作者: 何瑞强秦杰万志恒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