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6期

糖尿病合并出血性脾脓肿1例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女,76岁。经内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肾病,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肠炎。于14天后患者出现T38。经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脾脏被大网膜粘连包裹,脾包膜下吸出大量脓血性液体,无明显臭味,确诊为出血性脾脓肿,行脾切除术。...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76岁。因“口干、多饮1年,再发1个月,伴呕血、腹泻、意识模糊3天”入院。体检:T 37.6℃,P 112次/min,R 32次/min,BP 70/50mmHg,明显消瘦,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神志昏迷。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活跃。经内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肾病,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肠炎。给予抗休克、降血糖、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于14天后患者出现T 38.7℃,脾浊音界增大。B超示:脾实质内多发性血肿,脾包膜下探及12cm×6cm×4cm大小液性区,脾周围及腹膜腔少量积液。CT示:脾内大片低密度影,其内可见积气,符合慢性血肿征象。经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脾脏被大网膜粘连包裹,脾包膜下吸出大量脓血性液体,无明显臭味,确诊为出血性脾脓肿,行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脾组织出血伴包膜下脓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2  讨论

  糖尿病合并出血性脾脓肿临床上实属罕见。导致脾出血的原因笔者认为:(1)糖尿病由于合并肾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凝血因子缺乏等,引起脾脏自发性出血;(2)由于患者有明显的休克,使其凝血机制发生障碍,脾脏出现自发性出血;(3)患者可能有不明显的外伤史,导致脾脏慢性出血。形成脾脓肿的原因可能为:(1)由于脾包膜下积血,细菌经血液循环感染,因该患者有肠道感染史;(2)由于糖尿病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合并感染;(3)患者可能存在有腹腔感染史,细菌经脾包膜直接侵入所致,因大网膜与脾脏粘连包裹难以解释。该患者形成较大脾包膜下血性脓肿,而未发生真性脾破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脾脏被大网膜粘连包裹所致。至于CT显示脾内积气的原因,则较难解释,可能与产气的细菌有关,虽然脾内脓液无明显臭味,但亦不可排除;亦可能气体来源于腹腔,经潜在的被大网膜包裹的腔隙渗入脾内,因该患者腹膜腔内有少量积液。体会:(1)针对糖尿病患者,如有出血倾向或休克,应警惕脾出血的发生,因该患者曾有呕血和休克史;(2)糖尿病一旦发生脾出血极易并发感染形成脾脓肿,当患者有明显体温增高时应引起重视;(3)患者入院时脾脏未扪及,可能是脾脏被大网膜包裹而又未做仔细检查有关,此为教训;(4)糖尿病合并出血性脾脓肿应早期手术治疗为宜,该患者行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单位: 313000 浙江湖州,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外科教研室

   (编辑:夏  琳)

作者: 陈小勇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