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器官移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其中以肾移植发展最迅速,在数量和质量上处于优先地位,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挽救了许多垂危的ERSD患者的生命。肾移植有自体肾移植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作为肾移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肾移植护理工作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提高,临床上施行的肾移植大多数为同种异体肾移......

点击显示 收起

  器官移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其中以肾移植发展最迅速,在数量和质量上处于优先地位,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挽救了许多垂危的ERSD患者的生命。肾移植有自体肾移植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作为肾移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肾移植护理工作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提高,临床上施行的肾移植大多数为同种异体肾移植,我院从2000年开始做肾移植手术,已成功治愈25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心理护理

  护士要善于和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痛楚,对待患者态度要热情友好,主动关心患者,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疾病折磨,痛苦不堪,因而对手术的成功抱有很大希望,但对手术后护理、治疗、自我消毒隔离等知识缺乏了解,让患者必须了解肾移植的基本知识,减少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有良好的情绪和精神准备,使患者在术中和术后与我们很好地配合。

  2  术前准备

  备皮、普试、配血。肾移植术前1日要透析1次,目的是保持患者净重和血电解质在正常范围。

  3  术后护理

  术后10~15天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谢绝探视。精确记录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尿量,当尿量较前2h减少50%,或每小时尿量少于50ml或大于300ml时,应寻找原因,同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保持支架管、伤口引流管、留置导尿管的通畅,防止其受压、扭曲、脱落。

  4  术后排异反应的观察

  影响肾移植成败的因素很多,术后的免疫性排斥反应是移植成功最关键和最难以控制的因素,也是目前移植研究中最热门的学科,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术后尿量突然减少,体温升高,血压上升,体重增加及实验室的报告,血肌酐及尿素氮上升,肌酐清除率下降等情况,配合医生做好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

  5  多尿期的观察及护理

  当肾的血运接通后5~10min即可开始排尿,以后每小时尿量达300~600ml,上述多尿期是好的预后的征象,要加强出入液量的管理,按“量出为入”补液量计算,每小时输液量=每小时尿量+30ml,电解质补充,尿量低于300ml/h;补液是等渗葡萄糖液+氯化钠液各50%,尿量每小时≥300ml时,应多进盐,盐和糖按2∶1比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  少尿或无尿的护理

  若每小时尿量<30ml,应调快输液滴数,扩充血容量,给予利尿合剂或速尿,如果尿量不增加,血压反而呈上升趋势,要减慢输液滴数,寻找少尿或无尿的原因,协助医生做好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排异反应的鉴别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无体温升高,移植区无肿胀、疼痛,一般状况还可以,仅尿量减少。急性排异反应,体温升高,体重增加,肌酐增加,血压上升,血尿,少尿,移植肾区肿胀、疼痛,急性肾小管坏死,多可恢复(可延长5~6周时间),一般控制输液量和入量,行血液透析治疗,进行过渡或抗急排异治疗,等待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我科1例男性患者,肾移植术后第4天少尿,给予15次透析,治疗40多天肾功能恢复,尿量恢复正常,60天后治愈出院。

  肾移植由于疾病和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影响,常常面对较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应引起肾移植护理人员高度重视,应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促进患者病体和心理的同期康复,把健康还给患者。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030000 山西太原,太原市太钢总医院泌尿外科

作者: 张桂枝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