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2期

连续W改形术在颞部除皱术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在颞部除皱术中应用W改形术以减轻切口的张力、脱发的发生、瘢痕增生、耳部前移的临床观察。方法颞部弧形连续W改形的方法为切口入路。结果16例颞部除皱效果可靠,切口无皮肤坏死,手术后效果良好,随访6个月无明显脱发,无瘢痕增生,耳部无移位。结论应用连续W改形术为颞部除皱术中的手术切口术后效果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在颞部除皱术中应用W改形术以减轻切口的张力、脱发的发生、瘢痕增生、耳部前移的临床观察。方法  颞部弧形连续W改形的方法为切口入路。结果  16例颞部除皱效果可靠,切口无皮肤坏死,手术后效果良好,随访6个月无明显脱发,无瘢痕增生,耳部无移位。结论  应用连续W改形术为颞部除皱术中的手术切口术后效果可靠。切口无明显张力,明显减少了切口周围脱发、瘢痕增生、耳部前移的可能。

  【关键词】  W改形式;颞部除皱;应用
 
    颞部除皱术因其切口小、隐蔽,改善面部中上1/3皮肤松弛效果确切,受到广大美容爱好者的青睐。如果手术处理得当还可以提高外眦和眉梢的水平,故临床应用广泛。但因除皱术中分离层次多而复杂,难免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应在实践中积极寻找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我院应用连续W改形术为颞部除皱术中的切口选择,明显减轻了切口的张力,预防了切口周围脱发、瘢痕增生、耳部前移的情况。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双侧颞部除皱共16例,其中女12例,男4例,平均年龄32~48岁。面部皮肤松弛、眉梢及外眼角下垂,鱼尾纹明显。术前检查无重要器官病变,无瘢痕体质、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分离区采用肿胀麻醉(生理盐水1000ml+利多卡因200mg+肾上腺素1mg),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碘伏清洗头发3遍并消毒面颈部皮肤,铺无菌巾。根据患者面部皮肤松弛情况及术前约定,美蓝设计颞部弧形或垂直于耳轮前角的W形切口,也可延伸于耳前2~3cm,W角度为120°~140°,臂长为2.0cm,尖端圆钝,切口距发际约3~5cm,面部绘出剥离范围。切口局部注入0.5%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分离区注入肿胀麻醉药200ml,手术刀片平行于毛发根部,斜形切开头皮及皮下组织,在颞浅筋膜上钝性分离至眼轮匝肌外缘,仔细分离并离断肌纤维与真皮下连接,对较重的鱼尾纹很有效。在皮下脂肪层剪开颧弓韧带与面部皮肤真皮连接的纤维组织并于同一平面剥离颊部范围,电凝止血,用温盐水冲洗创面后,根据皮肤松弛和眉梢下垂的程度,距切口2.0~3.0cm处用2-0可吸收线水平褥式缝合颞浅筋膜,将其悬吊拉紧3~4针,注意眉梢及外眦的水平,拉紧皮肤,首先在外眦部水平剪开皮肤并用4号丝线缝合一针以决定外眦的高度,去除松弛的头皮,4号丝线间断缝合切口,耳前可用5-0丝线缝合,也可放置一胶管引流。棉纱垫松紧适度包扎头部,引流管接负压注射器,并固定于头部。术后第1天拔出引流管更换敷料1次,继续包扎切口7~10天拆线。

  1.3  结果 

  16例患者面部除皱均满意,眉梢上移,鱼尾纹及鼻唇沟明显减轻,面部松弛改善。6个月后复查切口愈合良好,周围无脱发、无瘢痕增生及皮肤坏死,耳廓无前移,由于行W改形手术切口,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并被头发掩盖,视觉效果良好。

  2  讨论

  除皱术后明显脱发为1%~3%,其原因为:(1)头部皮瓣分离过薄,损伤毛囊;(2)切口张力过大;(3)瘢痕形成。应用W改形为颞部除皱术的切口有以下几个特点:(1)延长了切口,增加了皮肤去除和分离的范围。(2)明显减轻了切口的张力,减少了瘢痕扩大的可能,减少了瘢痕增生的可能。(3)切口为W走行,易被头发遮盖,消除了直线瘢痕,视觉效果良好[1]。

  颞部除皱术有多种术式选择,但切口常为半月形,因其头皮张力增大,易形成瘢痕愈合。W改形切口术后皮肤张力明显变小,消除了直线瘢痕,除皱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100031 北京,北京中卫整形医院

  (编辑:杨熠)

作者: 宫国华,王强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