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附9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胰瘘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辅助应用医用胶,主胰管内置入导管,留在空肠内,超过胆肠吻合口,胆总管内不放T形管。结论此吻合法操作简便,吻合牢靠,胰液引流通畅,肠袢张力低,能较好地预防胰瘘的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胰瘘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辅助应用医用胶,主胰管内置入导管,留在空肠内,超过胆肠吻合口,胆总管内不放T形管。结果  9例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并发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无胆道梗阻、糖尿病。结论  此吻合法操作简便,吻合牢靠,胰液引流通畅,肠袢张力低,能较好地预防胰瘘的发生。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易并发感染并成为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根本,胰空肠吻合方法的选择和吻合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我科近3年来施行了9例PD手术,在胰空肠吻合上进行了一些改进,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胰瘘、胆瘘发生。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42.3~68.5岁,平均年龄56.4岁。均以无痛性黄疸为主诉入院,术前经B超、CT及纤维十二指肠镜等检查,术后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癌2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胰头癌6例。

    1.2  手术方法  (1)不做传统、费时的胰管空肠吻合术,而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按Child法重建,在胰颈处横断胰腺后,游离残端1cm,找出主胰管,向主胰管内插入一直径与之等粗的硅胶导管,剪2~3个侧孔,插入深度3~5cm,将胰管壁缝合1针,结扎固定导管,导管不引出体外,留在肠腔内,另一端超过胆肠吻合口

    约5cm。空肠全层与胰腺断面边缘做间断缝合,距第一道约1~1.5cm行空肠浆肌层与胰腺包膜间断缝合,并均匀涂上一层医用粘胶(OB胶);(2)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胆总管内不放T形管引流;(3)胃空肠结肠前吻合,胃管通过吻合口引入空肠输入袢10~15cm;(4)常规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抗感染、抑制胰腺外分泌、抗酸及营养支持治疗,持续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引流管在进食3~5天后无异常则予拔除,引流液在术后第4天及拔管前均送检,检测淀粉酶在正常范围内。

    1.4  结果  全组病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无胰瘘、胆瘘发生。术后均获随访:2例分别于术后14及20个月死于腹腔内转移、恶病质;其余7例已随访5~28个月仍存活,无消化道功能障碍及糖尿病、胆道梗阻,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

    2  讨论

    PD切除范围广泛,涉及一些重要器官和血管,又有多处消化道吻合口需要重建,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术后胰瘘的发生率高达13.5%,与胰瘘有关的术后病死率为7.9%[1],因此,预防胰瘘已成为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虽然胰瘘的发生和胰腺质地、病人年龄、术中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手术的方式和技术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曾有学者采取结扎、栓塞主胰管或全胰切除的方法,但前者会造成不可逆性的胰腺外分泌功能的丧失,后者会出现严重的消化及代谢功能障碍,因此应用较少。众多学者提倡通过改进胰腺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来预防胰瘘,目前主要的方式有:胰管空肠吻合、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捆绑式胰肠吻合、胰胃吻合等。

    近年来,我们总结了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学习文献,借鉴别人的经验,选择了相对简单的Child重建方式,对胰肠吻合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主胰管内仍插入硅胶导管,但另一端不再引出体外,而是置入空肠内,超过胆肠吻合口以远,这样,胰液被有效引流到远离胰肠、胆肠吻合口以外,降低了胰肠吻合口的张力,胰液不积聚在吻合口附近,OB胶可渗入到缝合间隙进行粘堵,胰液就极少会从吻合口间隙渗漏到腹腔,被激活的胰液由于远离了吻合口,使之不易受到消化腐蚀,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有效地防止了胰瘘的发生。胃管置入空肠输入袢行持续胃肠减压,在胃肠道功能未恢复前,及时将胰液、胆液排出体外,也起到了降低肠袢张力、避免消化腐蚀的效果。胆肠吻合后不再放置T形管,使胆道上少了一个伤口,亦减少了胆瘘的风险。同时,由于胰、胆液不引流出体外,维持了内环境的稳定,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我科所行的9例PD,胃管均在术后5~6天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即予以拔除,引流管在术后第3天起引流液都在20~30ml以下,第7~10天拔除,未有胰瘘、胆瘘,随访中亦未发现有糖尿病、胆道梗阻等,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此外,我们认为手术操作由有经验、相对固定、具备严格熟练的外科操作技术的医师进行,对预防胰瘘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丛林,赵玉沛.预防胰腺切除术后胰瘘的研究进展.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3):141.

    作者单位: 543001 广西梧州,梧州市工人医院普外科

  (编辑:朱兆耘)

作者: 朱刚健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