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

外伤性脾破裂30例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外伤性脾破裂在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中最为常见,多发生于交通伤和暴力打击伤。由于脾脏质软而脆,极易破裂出血,而且出血凶猛,如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与护理,则会危及病人的生命。现将我院救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2护理体会2。...

点击显示 收起

  外伤性脾破裂在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中最为常见,多发生于交通伤和暴力打击伤。由于脾脏质软而脆,极易破裂出血,而且出血凶猛,如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与护理,则会危及病人的生命。现将我院救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5~70岁。高空坠落伤4例,物体压伤3例,交通伤15例,暴力打击8例。13例合并颅脑、胸部及肾脏损伤和四肢骨折。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本组25例施行脾切除术,5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均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急救与处理  (1)将病人置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温,有躁动的病人加床档,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一切护理操作要做到轻、稳、快、准。(2)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鼻导管给氧,流量表2~4L/min。(3)迅速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行静脉切开输液,加压输血以扩充血容量,提高血压。(4)轻度休克力争1h输液量500ml。重度休克在15~30min内输液量要达1000~1500ml。所有病人都必须留置导尿管,以观察单位时间内的尿量及输液量是否充足。同时要严密监测尿液的颜色。根据尿液的颜色可以判断是否合并肾脏损伤及严重程度。此外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及血压、呼吸的变化,当决定手术时要在短时间内做好配血、上胃管、备皮和术前用药等术前准备。

  2.2  合并伤的观察护理及治疗  有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应协助医生做好制动、骨折的固定以及伤员的正确搬运,做到动作轻稳,避免加重损伤。有合并脑损伤、胸外伤、泌尿系损伤的病人,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呼吸、尿液变化,及时行CT、X线、B超检查,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本院虽有13例合并伤,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2.3  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每30min监测1次生命体征至稳定后为每2h测量1次,并随时记录。如果术后病人出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且尿量减少,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及时增加液体量。由于脾组织破裂缺血坏死产生的吸收热或感染,故病人往往出现术后不同程度的发热。因此必须做好发热的护理,随时监测体温的变化,如出现高热或体温持续不降时应及时报告医生,避免病情恶化。

  2.3.2  引流管的护理  本组病人术后都留置有1~3条腹腔引流管,持续引流腹腔残余积血,预防感染。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脱落。必要时可轻轻挤压引流管维持引流通畅,注意要每天更换引流袋1~2次,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密切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警惕再出血的可能。

  2.3.3  伤口的护理  注意腹部情况及切口、引流口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

  2.3.4  预防并发症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正确地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

  总之,做好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抢救患者时要反应敏捷,对病情变化要有预见性。

   作者单位: 433200 湖北洪湖,洪湖市中医院

  (编辑:江  宇)

 

作者: 刘萍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