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4期

军事训练致疲劳性骨折病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军事训练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又称行军骨折或应力性骨折,主要是指骨骼在长期反复的操作下无法承受猛烈的压力而导致骨骼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是正常骨过度使用的结果。疲劳性骨折是常见训练伤之一,在部队训练中发病率较高,国外报道为31%,国内报道为16。9%,多发于频繁的长跑、越野训练......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军事训练 疲劳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又称行军骨折或应力性骨折,主要是指骨骼在长期反复的操作下无法承受猛烈的压力而导致骨骼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是正常骨过度使用的结果。疲劳性骨折是常见训练伤之一,在部队训练中发病率较高,国外报道为31%,国内报道为16.9%,多发于频繁的长跑、越野训练或单一课目的超负荷训练中,通常是由疲劳性骨膜炎引起的,以胫腓骨、股骨、跖骨和尺桡骨为多见。以下就武警江门市支队卫生队2003~2006年战士军事训练致疲劳性骨折64例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4例训练致疲劳性骨折病例,时间分布:前期38例(59%),中期16例(25%),后期10例(16%);人群分布:新兵51例(80%),老兵13例(20%);受伤部位:胫骨38例(59%),腓骨8例(12%),趾骨10例(16%),胫腓骨2例(3%),胫趾骨6例(9%);临床分型:Ⅰ型35例(55%),Ⅱ型28例(44%),Ⅲ型1例(2%);训练科目:5 km跑48例(75%),体能8例(12%),战术8例(12%)。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以下几个规律特点:(1)时间分布:一般总是在年度训练的开始阶段(新兵训练阶段)较高而后期较低。1~4月发生率占全年的85%,新兵训练时,在第二个月出现高峰,但通常高峰的发生与临时强化训练有关。(2)人群分布:同样条件下,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新兵发病率高于老兵士官,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病。(3)受伤部位分布:受伤部位以胫骨骨折占第一位,且胫骨长度短、膝外翻相对较大者更容易发生,趾骨骨折居其次,多有平趾足。(4)临床分型分布:Ⅰ型(肢体肿胀、压痛、X线改变为局部骨膜增生反应)最多,Ⅱ型(肢体肿痛、压痛明显,但无畸形,X线改变除骨膜增生外,可见一明显骨折线,骨折端无移位)其次,Ⅲ型(肢体肿痛、压痛明显,有畸形,X线改变骨膜明显增生,有明显骨折线,骨折端有移位)少见。(5)训练科目分布:由5 km跑和5 km越野跑导致的最多,其次是蛙跳、单腿深蹲、俯卧屈伸腿等体能项目和战术(包括障碍、攀登)科目。

    2 讨论

    2.1 致伤机制 人体骨骼在一定的应力范围内具有应变性,骨骼受外力作用时可发生弹性变形,外力去除后恢复原状。运动时重复或周期性应力增加,当外力超过骨骼所承受的应力极限时,可发生显微镜下损伤,或称微损伤,但骨骼会随即进行修复,当导致显微骨折的外力减小或消失时,骨折的裂缝得到修复并愈合;当骨的微损伤随训练强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骨修复的骨痂量亦在逐日增加,在修复过程中,间歇性或周期性应力增大,使得损伤不断积聚,当超过机体修复能力、微损伤的裂隙灾难性地增加到足够大时,新生的骨痂无法提供坚强的张力和压力,骨小梁修复障碍,骨吸收增加,产生疲劳断裂,即骨的疲劳性骨折。总之,疲劳性骨折与骨骼所受的负荷大小及负荷重复次数有密切关系。

    2.2 疲劳性骨折的原因 总的来说疲劳性骨折是由于负荷过重及肌肉的疲劳使骨骼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应力作用,使骨质发生细微损失并逐渐积累而形成的。阀值下长时间相同节奏的活动会使肌肉收缩,超过骨骼承受能力的牵拉,也会引起疲劳性骨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2.2.1 年龄小 当前入伍战士年龄普遍偏小,实际年龄小于18岁的战士所占比例较大,正值青春期,青少年,骨骼正处于发育状态,骨骼未完全闭合,在持久、剧烈的训练和运动中易造成疲劳性骨折。

    2.2.2 身体素质差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因营养失调所造成的疾病如肥胖、佝偻病、软骨病和自发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较高。战士中肢体发育的异常如O型腿及X型腿的人数不少,这些肢体发育的异常由于骨骼的排列不整而增加骨骼的压力,是疲劳性骨折的好发人群。

    2.2.3 缺乏锻炼 当前入伍战士整体身体素质下降,入伍前普遍缺乏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体现在爆发力、耐力、柔韧性、四肢力量差,以至于入伍后对大运动量的训练无法适应。

    2.2.4 训练方式不当 个别单位、个别人在组织训练时违背科学,盲目蛮干,训练方法粗暴单一;课程安排过于集中,短时期内训练强度大、训练频度高,要求过急、过高;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又喜欢搞加班加点,如高密度的进行5 km长跑、400 m障碍、体能等超负荷训练。另外组训者不能充分考虑每个战士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等个体差异,百人一训,千篇一律。这些都极易造成战士疲劳性骨折的发生。

    2.2.5 心理素质差 在面对高强度和高难度训练时,每个战士的心理状态不一,主要有紧张后怕、恐惧胆怯、消极避训、过分热情、好于表现的心理,使得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灵活,畏首畏尾,反应迟钝,不敢主动投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或者仅凭着一股蛮劲、猛劲,不加思考,不动脑筋,导致受伤。

    2.2.6 训练场地不当 训练的场地多为水泥地、沙石地,山路,这些路面硬度大,缓冲力小,崎岖不平,对下肢的冲击增加,负荷的加重而容易发生疲劳性骨折。

    3 预防措施

    3.1 严把新兵入伍的体检关 新兵体检关系到新兵的身体素质,关系到部队的基础,关系到部队建设和安全稳定,因此,要严把体检关,杜绝把身体不合格的青年送到部队。

    3.2 增强预防观念,提高防护意识 疲劳性骨折发病率高,病情出现后恢复时间较长,发生前又很难发现,明确病情还需要借助X线的检查,故带兵干部和组训者要充分重视,切实增强预防观念,提高防护意识,切不可把战士的伤痛统统当成怕苦怕累、逃避训练的思想问题。

    3.3 科学组织训练 训练中应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1)要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统筹安排,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内容,防止集中时间训练单一科目。如上下肢、腰腹肌的力量训练可分开组织,耐力训练与爆发力训练可以穿插进行。尤其对5 km跑和武装越野要科学安排,并进行控制干预。新兵的训练一定要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大强度,切不可急于求成,一口吃个大胖子,盲目加大运动量。(2)要应正确认识和掌握到战士的个体差异,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状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可以结合专项训练的动作、技能特点与要求,选择更有促进作用的项目和方法,使较落后的战士的身体素质逐步适应训练强度。(3)要遵循人体运动规律,施训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如通过做体育游戏、徒手体操来引导身体进入兴奋状态;训练后一定要多做放松整理活动,通过整理运动操、慢跑、自我按摩、互相按摩等方法来缓解疲劳、恢复身体功能。(4)训练中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与帮助。训练前尽量戴好防护用具,如护踝、护膝等,还要教战士学会并掌握同伴保护法和自我保护法。(5)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以把室外课和室内课交叉进行,保证战士充足的睡眠,给足恢复体力的时间。总之,科学练兵对于从根本上预防该病的发生,减少部队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都有很深远的意义,是预防事故的最关键一环[1~3]。

    3.4 消除心理紧张,稳定心理状态 对有训练心理障碍的战士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在训练过程中强化军人心理训练教育,培养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韧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具有勇敢、果断、顽强、镇静、不怕牺牲和战斗必胜的信念。

    3.5 完善训练设施 目前我支队各基层单位训练设施都很落后,如训练场地简陋,面积狭小,训练器材缺乏或老化,全支队没有一个正规的跑道,没有一个健全的健身房,这些都及待完善。与此同时,我们要合理利用好现有资源,如根据训练内容选择合适场地、训练前做好场地的清理,检查器械的安全等等。

    3.6 开展训练的防护知识教育 应大力开展疲劳性骨折的科普教育,使部队官兵对疲劳性骨折的发生原因及其表现有所认识,掌握预防的方法。

    3.7 提高诊治水平 医务工作者要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掌握疲劳性骨折的临床分型及特点,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务人员要深入训练场,及时掌握和控制带伤训练人数,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心,汪培才,丁强,等.武警新兵应力性骨折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21(4);248-251.

2 刘大雄.军事训练伤医学知识问答.人民军医,2000,43(8):445-446.

3 张万峰.436例战士训练伤分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6,14(6):447-448.

(编辑:于 平)


作者单位:529000 广东江门,武警江门市支队卫生队

作者: 鲁俊峰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