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6期

胆囊癌误诊2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我院2004~2005年收治2例胆囊癌病例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2例胆囊癌分别误诊为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误诊率高。结论对胆囊癌的认识不足,辅助检查的正确率较低是造成误诊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我院2004~2005年收治2例胆囊癌病例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 2例胆囊癌分别误诊为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误诊率高。结论 对胆囊癌的认识不足,辅助检查的正确率较低是造成误诊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胆囊癌;误诊

    胆囊是肝外胆管癌的好发部位。胆囊癌虽不常见,但临床上治疗效果很差[1]。胆囊癌与胆囊炎性病变无特异性区别,目前超声及CT检查是诊断胆囊癌最常见的方法。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及诊断的正确率较低易造成误诊。我院自2004~2005年收治并手术的胆囊癌患者2例,误诊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60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1年,两次B超均诊断为胆囊息肉收入院。术前肝肾功能、大便常规、心肺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尿隐血“+”,血常规:红系普遍减少,血红蛋白6.6g/dl,红细胞2.78×1012/L,红细胞压积17.0%,红细胞平均7.6 HL,平均血红蛋白24 pg,术前诊断为胆囊息肉,术中胆囊壁增厚,胆囊三角与胃窦部粘连,可扪及7 cm×6 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胃贲门及胃小弯处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应家属要求未做进一步处理,关闭切口,术后诊断为胆囊癌。

    例2,患者,女,70岁,因间歇性腹痛3+个月入院。B超示:胆囊多发结石表现。术前检查无明显异常,术中见胆囊底有灰白色肿块,表面不光滑,无光泽,与肝脏粘连紧密,局部肝叶可见类似改变,质地硬,应家属要求未做进一步处理,术后诊断胆囊癌。

    2  结果

    2例胆囊癌均未做CT检查,分别误诊为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

    3  讨论

    3.1  基层医生对胆囊癌的认识不足  胆囊癌不常见,且没有典型的、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较困难。况且在发病率、手术率均较高的胆囊结石中很容易忽略一些细节而造成误诊。诊断胆囊癌要详细询问病史及严密体检。此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85%以上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2]。当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合并有右上腹部硬块,右上腹痛,黄疸,体重下降时,应考虑胆囊癌的可能。由此分析上述病例,病例1为60岁老年女性患者,术前血常规不正常,不明原因贫血,亦可提示有无恶性肿瘤,可做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能在术前诊断出胆囊癌,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手术。病例2相对来说特异性更低,症状、体征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一样,B超可明确见胆囊内多枚强光团伴声影,呈胆囊结石表现。术前诊断相对困难一点,但因患者为70岁女性,可常规作CT检查,会有收获。

    3.2  要重视辅助检查  (1)在基层医院B超检查尤显重要,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黏膜的隆起性病变,因而可以获得早期诊断。(2)CT检查的正确率虽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CT检查仍是诊断胆囊癌的重要手段。周康荣将胆囊癌分为三型:胆囊壁增厚型、腔内型、肿块型。肿块型胆囊癌或表现胆囊窝肿块的胆囊癌,因其占位征象明显,CT表现明确,因而很少误诊[3]。明确胆囊癌的CT征象,对减少误诊,作出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

    3.3  治疗  手术切除是胆囊癌的唯一有效治疗,但术后生存率很低[1]。如果上述2例患者术前得到正确诊断,患者及家属有权决定是否手术,因为临床上胆囊癌的手术效果并不肯定,并且手术创伤的打击或血行传播的机会更大一些。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90-1291.

2 周康荣.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74-77.

3 刘铁,董吉顺,张亮亮,等.原发性胆囊癌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5):297-300.


作者单位:551400 贵州清镇,清镇市中医院

作者: 刘泳红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