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7期

克罗恩病的诊断及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克罗恩病克罗恩病(CD)是炎症性肠疾病(IBD)的一种,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是以特定的遗传因素为基础,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由炎症细胞因子介导,淋巴细胞、黏膜上皮相关细胞及脉管系统参与的系列复杂反应,最后导致组织损害和病变形成。CD的临床表现多样,......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D)是炎症性肠疾病(IBD)的一种,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是以特定的遗传因素为基础,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由炎症细胞因子介导,淋巴细胞、黏膜上皮相关细胞及脉管系统参与的系列复杂反应,最后导致组织损害和病变形成。CD的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相当困难。

    1  诊断

    1.1  表现  CD临床表现多样,与发病的急缓、病变范围、部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相关,多为慢性起病,病程迁延,常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右下腹或者脐周疼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贫血等,可伴有腹部肿块、肠瘘与肛门病变。CD阳性家族史有助于诊断。

    1.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明确炎症性肠疾病的诊断,还可以对疾病的范围、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1.2.1  钡剂造影  气钡双重造影是IBD的首选检查方法。钡灌肠可见多发性、节段性炎症伴肠管僵硬、狭窄、裂隙状溃疡、瘘管、假息肉形成。典型表现是肠黏膜呈鹅卵石样改变。

    1.2.2  CT检查  CT检查对于CD的诊断价值不如钡剂造影,但它对于了解肠壁内和肠腔外受累情况很有帮助,CT不仅可以发现受累肠段,还能发现CD的并发症如腹腔脓肿等。CT主要表现肠壁增厚,最常见于末端回肠,因CD为跳跃性病变,因此看到正常肠段和受累肠段间隔分布。

    1.2.3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CD诊断的金标准,除有肠穿孔、腹膜炎、中毒性巨结肠、重度衰竭、严重肺疾患外均常规行肠镜检查。内镜下病变呈跳跃式分布,受累肠段黏膜溃疡、鹅卵石症、假息肉、黏膜桥和肠腔狭窄。

    1.2.4  病理  病理特征是肉芽肿性炎症病变,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2  治疗

    2.1  非手术治疗  (1)充分休息,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2)抗生素、甲硝唑联合环丙沙星;(3)糖皮质激素;(4)肠内外营养;(5)免疫抑制剂

    2.2  手术适应证  外科治疗不能改变CD的基本过程,仅仅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有并发症和多次复发者。适应证包括:(1)肠狭窄,肠梗阻;(2)腹腔脓肿及炎性包块;(3)下消化道出血;(4)疑有恶变;(5)肠瘘;(6)急性腹痛诊断不明等;(7)复发;(8)内科治疗无效;(9)反复发作症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生长发育。

    2.3  手术方式选择

    2.3.1  肠梗阻  主要手术方式三种:(1)病变的肠段切除术;(2)旁路术;(3)病变肠段狭窄成形术。

    2.3.2  腹腔脓肿及炎性包块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对脓腔大、中毒症状重者行手术引流。

    2.3.3  下消化道出血,药物灌注或栓塞无效时切除出血肠道行肠吻合术  CD虽然为一良性疾病,但病程长,难以治愈,临床医生应该详细了解包括手术在内的所有治疗手段及适应证,尽量为CD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单位:444100 湖北当阳,当阳市人民医院外二科

作者: 周立洪 陈廷均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