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7期

经尿道电切联合表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腺性膀胱炎诊疗水平。方法腺性膀胱炎患者32例,膀胱镜检膀胱黏膜表现为滤泡样或绒毛样、乳头样、慢性炎症改变。经尿道电切术加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规律治疗1年,方案为每周1次,共治疗8次,其后每月1次,共治疗10次,定期做膀胱镜检查。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腺性膀胱炎诊疗水平。方法 腺性膀胱炎患者32例,膀胱镜检膀胱黏膜表现为滤泡样或绒毛样、乳头样、慢性炎症改变。经尿道电切术加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规律治疗1年,方案为每周1次,共治疗8次,其后每月1次,共治疗10次,定期做膀胱镜检查。结果 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30例痊愈,2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经尿道电切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上皮增生和化生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由于腺性膀胱炎具有特殊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特点,治疗较为棘手。我院于2000年10月~2007年7月采用经尿道电切加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32例,男1例,女31例,年龄32~72岁,平均48岁。病程3个月~5年。有尿道刺激征32例,并伴血尿15例,合并膀胱结石4例,膀胱镜检:位于三角区22例,颈部、左右侧壁10例,呈滤泡样、乳头样、假柔毛样改变,三角区充血并斑点样改变及单纯充血性改变。病理活检均诊断腺性膀胱炎。

    1.2  治疗方法  采用电切镜行膀胱黏膜电切加膀胱灌注表柔比星。电切所有病变黏膜及相邻的正常膀胱黏膜切除深度为黏膜下层和浅肌层,病变严重者可切至深肌层。术后以化疗药物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术后留置尿管3天,术后1周开始灌注表柔比星30 mg加生理盐水40 ml,1次/周,共治疗8次,以后改为1次/月,共治疗10次。术后每3~6个月行膀胱镜复检。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  3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腺性膀胱炎。

    2.2  随访结果  32例获得随访,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应用表柔比星治疗期间,血象无异常改变,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30例患者手术后经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3~6个月后,原有的尿路刺激症状、肉眼血尿基本消失;膀胱镜检查显示膀胱黏膜较平整、血管纹理转清晰,活检未发现异常细胞。1例表柔比星灌注者,灌注8次后未坚持,于术后6个月复发;1例表柔比星灌注13次后,复查膀胱镜检查提示慢性膀胱炎,间质可见鳞状上皮灶,均再行经尿道电切治疗,重新施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未见恶变病例。

    3  讨论

    3.1  病因及病理  腺性膀胱炎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增多,已不是少见疾病。Wiener等[1]报道100例尸检肉眼正常膀胱,发现有Brunn细胞巢和囊腺性膀胱炎分别为89%和60%。发病原因可能与膀胱慢性炎症、结石、梗阻等诱发因素刺激有关,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的增生和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膀胱黏膜上皮的基底细胞呈灶性增生形成细胞巢,并向固有层生长称为Brunn细胞巢,巢中心部退化形成囊腔,为囊性膀胱炎,最后腔内柱状上皮形成,即为腺性膀胱炎[2]。腺性膀胱炎与癌变的关系目前尚无肯定证据。Thrasher等[3]曾报道9例腺性膀胱炎者中2例恶变为腺癌。本组中无一例合并膀胱癌。虽然腺性膀胱炎是否为癌前病变尚存在不同观点[4],但均应积极治疗和严密随访。

    3.2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均无特异性。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血尿15例(46.8%)。B超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腺性膀胱炎的结节增生型和混合增生型在B超声像图表现与膀胱肿瘤相似,易误诊。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活检时应多点取材,着重于糜烂出血处或病变基底部。

    3.3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  首先应去除诱发因素。位于膀胱颈部、三角区、后壁的较小乳头状瘤样病变,应行经尿道电切,深至肌层。有前列腺增生者宜一并做电汽化切除。对慢性炎症和滤泡样或绒毛样改变者则应用球状电极做滚动、均匀、适度电灼,位于输尿管周围的较小病变也宜用电灼治疗。术后保留尿管3天。本组32例行经尿道电切、电灼术,效果满意,未出现输尿管口狭窄和反流等并发症。对位于顶壁、体积较大的肿块建议做膀胱部分切除。腺性膀胱炎具有多中心性的特点,肉眼观察和经尿道电切或部分切除的是细胞增生明显部分,仅为病变组织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复发率。腺性膀胱炎术后药物膀胱灌注治疗很重要。表柔比星是一种新的蒽环类抗癌药物,能直接嵌入DNA双链或DNA聚合酶,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终止细胞周期,并能迅速在膀胱上皮内达到有效浓度,全身吸收少,不良反应小,并且单次与多次灌注方案具有相同的临床效果[5]。EPI能直接抑制增生活跃细胞或杀灭细胞的过度增生,使膀胱黏膜上皮出现正常的组织学转归,达到治愈腺性膀胱炎的目的。笔者认为经尿道电切,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有助于膀胱上皮的组织学转归。经尿道电切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是腺性膀胱炎治疗和预防复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注意严格操作程序,从而减少膀胱局部刺激症状、血尿等不良反应,达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Wiener DP,KossL G,Sablay B,et al.The prevalence and sig 2 nificance of Brunnpsnests,cystitis cystica and squamou smetapla 2 siain normal bladder.J Urol,1979,122(3):317-321.

2 Kittedge WE,Branna N.Cystitis glandularis.J Urol,1959,81(3):419-4301.

3 Thrasher JB,Rajan RR,Perez LM.Cystitis gland ularistran sitiontoade 2 nocar cimona of the urinary bladder.North Caroline Med J,1994,55:562-564.

4 孔祥波,那万里,谷欣权.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66-67.

5 刘本春,张元芳,王忠,等.单次腔内表阿霉素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随访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6):380-382.


作者单位:833600 新疆独山子,独山子石化医院外一科

作者: 孙友刚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