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期

小切口胆囊切除80例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要点,减轻胆石症患者的痛苦。方法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索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要点,减轻胆石症患者的痛苦。方法 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小切口;胆囊切除


    经过1996年1月~2007年1月选择性的对80例胆石症患者采用小切口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观察和分析,探索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0例,男30例,女50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岁。病种包括:慢性胆囊炎伴结石60例,胆囊息肉1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5例。

    12  手术方法  绝大部分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肥胖、肝脏位置高、手术操作难度大者采用全麻,均采用右肋缘下斜切口,长为4~6 cm,切开腹直肌前鞘后用两把长弯血管钳撑开腹直肌,切开腹横肌等进腹后,即置纱垫于切口内侧和下方,用小拉钩牵开胆囊前方的胃、肠和网膜等组织,先显露胆囊底部,从底部切开胆囊一小口,立即吸尽胆汁,取尽结石等,使手术野较好地显露,从胆囊底部开始向颈部用电刀分离胆囊床至胆囊颈部(逆行法),一般先解剖出胆囊动脉,结扎切断,再分离胆囊管,仔细辨清其与肝总管等的关系后距胆总管约0.5 cm处切断胆囊管并结扎好。为防止残留结石,结扎胆囊管前常规用手指触摸胆囊管、胆总管和肝总管等,如有结石等酌情处理。胆囊床电凝止血,切下胆囊后用干净纱垫置胆囊床数分钟,取出纱垫查看有无出血和胆汁漏等,并予以相应处理,一般不放置腹腔引流。对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及“T”管引流。

    2  结果

    本组80例均一次完成手术,其中单纯胆囊切除75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5例,手术经过顺利。结果显示,不论单纯胆囊切除还是胆总管探查,均采用4~6 cm切口,手术野显露满意,手术操作简便,顺利。由于切口小,进腹快,对腹腔干扰少,患者术后第1天内都能下床活动,并开始饮水,进食少量流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平均时间85 min。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年,单纯胆囊切除者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胆总管探查者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

    3  讨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较为广泛: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萎缩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等需行单纯胆囊切除的。但手术前对患者应有较为充分的估计,如过度肥胖、胸廓前后径过大、胆囊位置较高且深、超声波提示胆囊有萎缩、术前胆囊急性炎症反复发作、特别是术中发现胆囊致密粘连、解剖关系不清或有胆囊癌等其他病变时,有上腹部手术史及有门静脉高压症等,应适当延长切口,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摘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其胆道损伤率低于后者,直视操作不会损伤肝、胆总管及其他脏器,遇到异常情况,如难度大、出血、胆汁溢出等,沿长切口处理方便。我们在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同时,将小切口微创技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术,经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手术,其手术野显露也满意,操作难度不大,因此笔者认为4~6 cm切口可以满足手术显露要求,更适宜在无腹腔镜条件的基层医院应用,且医疗费用低。当然,严格的病例选择和有经验的手术医师操作在保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成功上亦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654100 云南昆明,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

作者: 谭忠能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