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0期

纤维结肠镜检出大肠癌25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结肠镜检查。大肠肿瘤我院2006年4月至2009年9月在308例结肠纤维镜检查中,检出大肠癌25例,检出率8。各年龄组检出率见表1,各种主要症状分布见表2。2发生部位、分型及分期镜下所见:肿瘤发生在直肠14例(其中距肛门10cm以下的9例),乙状结肠5例,横结肠1例,结肠肝曲2例,升结肠3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大肠肿瘤

我院2006年4月至2009年9月在308例结肠纤维镜检查中,检出大肠癌25例,检出率8.11%,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30~83岁,平均56.1岁。各年龄组检出率见表1,各种主要症状分布见表2。表1 各年龄组病例分布表2 主要症状分布

  1.2 发生部位、分型及分期 镜下所见:肿瘤发生在直肠14例(其中距肛门10 cm以下的9例),乙状结肠5例,横结肠1例,结肠肝曲2例,升结肠3例。按Borrmann分类法,见息肉型3例,局限溃疡型3例,浸润溃疡型17例,弥漫浸润型2例。病理组织学分类:25例中腺癌24例,黏液腺癌1例。Dukes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A期4例,B期12例,C期6例,D期3例。

  1.3 误诊疾病及误诊时间 混合痔/内痔3例,误诊1~6个月;肠炎/菌痢4例,误诊7天~1个月;急慢性阑尾炎4例,误诊2个月~1年。

  2 讨论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地区差异大,近20年来,世界上发病呈上升趋势。男女差别不大,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升高,青年患者有增高趋势。病因主要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死亡率未见报告。本组25例大肠癌据表1的年龄分布,40~69岁之间19例,占76%。提示临床有相应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应高度警惕此病。25例中,直肠癌14例,占56%,与有关报道相似[1]。其中距肛门10 cm以下的9例,占36%(9/25)。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直肠是大肠癌的最好发部位,且直肠癌多发于直肠腹膜反折以下[2],指诊多能触及,应受到重视。在本组病例中,有11例误诊,占44%,其中误诊时间最长的是阑尾炎,达1年,误诊例数也多,最后确诊大肠癌2例,大肠癌合并阑尾炎2例。有文献报道[3]老年人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慢性阑尾炎占65.8%。右半结肠癌有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体征,不能轻易将类似病例用阑尾炎解释而延误诊断。而且,由于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右半结肠癌易合并急慢性阑尾炎。阑尾位于大肠起始部,回肠盲肠的汇合处,接受回结肠血管终末动脉供血。老年人阑尾老化,其黏膜变薄,脂肪浸润,组织纤维化,加之血管硬化,阑尾组织供血相对减少。如阑尾的远近端结肠有病变,易直接或间接影响阑尾的生理变化,导致或加重阑尾炎,造成穿孔或形成脓肿。以下几点是造成老年人大肠癌易与阑尾炎并存的机制:(1)回盲部癌肿可直接压迫侵及阑尾基底部,导致阑尾狭窄、梗阻,致引流受阻;(2)由于回盲瓣的存在,晚期癌肿常引起闭袢性梗阻,肠腔压力增加,阑尾腔正常回流受阻;(3)癌肿累及阑尾系膜血管、淋巴管或癌栓阻塞,影响阑尾血供和回流;(4)癌肿继发感染可波及阑尾;(5)癌肿致肠腔梗阻,造成菌群失调,引起阑尾炎症。所以,急性阑尾炎有时是大肠癌的一个临床征象,在老年患者尤要注意。且大肠癌在老年人常见,而单纯急性阑尾炎在老年人则较少见,临床医生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在老年人阑尾切除术中也要对阑尾周围结肠进行细致的探查,特别是回盲部,以减少漏诊和误诊。大肠癌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从而能有根治机会。经根治手术治疗后,Dukes A期、B期、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约达80%、65%和30%[4]。且学者们注意到黏膜内癌(未突破黏膜肌层)5年存活率高达100%,因而最新WTO分类将其称为重度上皮内瘤变[1]。然而瘤细胞一旦浸润到黏膜下层,5年存活率明显下降,可见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早期诊断首先应做到对有症状的就诊者不漏诊大肠癌,认识大肠癌的有关症状。本组病例以腹痛腹泻、血便、里急后重为症状行结肠镜检查的20例,占80%。虽然在因相应症状镜检总例数中检出大肠癌的比率较低(4.82%~6.25%),但大部分大肠癌却集中在这部分患者中,可见应提高大肠癌的警惕性,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不可将以上症状误诊为肠炎、痔疮、阑尾炎、痢疾等常见病。等晚期征象出现才确诊则为时已晚。至于早期大肠癌并无症状,如何早期发现则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病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7-218.

  2 叶忠风.56例大肠恶性肿瘤误漏诊原因探讨.肿瘤防治研究,1996,23(1):36.

  3 齐兆生,刘志民.腹部外科临床实践.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6,300.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9.

  

作者: 白华,张勇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