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期

高龄患者264例全麻术后护理管理实践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麻手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64例全麻手术高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前的观察过程及护理措施。结果264例高龄患者中有261例患者病情平稳,安全返回病房。2例脑部手术后患者因深昏迷、呼吸衰竭转入ICU。...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全麻手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64例全麻手术高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前的观察过程及护理措施。结果 264例高龄患者中有261例患者病情平稳,安全返回病房;2例脑部手术后患者因深昏迷、呼吸衰竭转入ICU;1例患者因大面积心肌梗死而猝死。结论 高龄全麻患者病情易发生突然变化,护士应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护理措施,提高高龄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

【关键词】  高龄患者;全麻术后;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增加,高龄患者手术逐渐增多。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有264例高龄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入室。我们对该组患者麻醉苏醒前进行了严密观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护理效果满意,提高了手术护理安全质量。现将观察过程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4例患者手术完毕均带有气管插管及口咽通气道进入复苏室。患者年龄70~90岁,平均79岁,其中70~80岁者有180例,80~90岁者有84例;男164例,女100例。其中胸科手术35例,肝胆手术20例,胃肠手术62例,骨科手术26例,脑部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45例,妇科手术32例,其他29例。

  本组病例中有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占总麻醉例数的73.86%。其中有一种合并症者110例,有两种以上合并症者50例,有三种及以上合并症者35例。

  1.2 麻醉方法 264例患者皆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前常规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 mg。快速诱导选用芬太尼3 μg/kg,异丙酚1~1.5 mg/kg,加司可林1~2 mg/kg或维库溴铵0.1 mg/kg。插管后,术中用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同时间断吸入异氟醚,使用麻醉机控制呼吸。

  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或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全麻插管后监测呼吸、二氧化碳、潮气量、气道压力、吸入氧气浓度,血糖值较高的患者术中定时监测血糖。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患者手术完毕进入复苏室后,妥善安置好体位并注意保暖,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给予氧气吸入进行生命体征及SpO2(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室内床旁备齐抢救药品和器械。评估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的一般资料、疾病名称、手术及麻醉的方式,相关病史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和预期问题的发生等。对清醒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必要时允许家属探视,有利于患者情绪稳定。

  2.2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一侧,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以及SpO2的变化。对气管插管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内吸氧。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选择与患者适应型号的吸痰管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 s/次,吸痰时须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SpO2以及病人的反应。定时检查气管插管及口咽通气道情况,保持其通畅和位置固定。如病情允许在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为4~6 L/min,同时观察生命体征、SpO2及神志意识的变化。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呼吸衰竭而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2.3 循环系统护理

  2.3.1 纠正低血压 麻醉后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是术中失血过多,血管内有效血容量减少。病人入室后接心电监护仪,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给予补液,因老年心肺功能差,避免补液速度过快引起肺水肿。严密观察有无术后继续出血,术后出血常见于开胸手术、前列腺汽化术、甲状腺手术等。胸腔手术后如果从胸腔引流管内每小时引流出血液量持续超过100 ml就提示有内出血[1],发现出血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本组病例有105例出现低血压,均得到很好纠正。在观察过程中有1例胸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出血及时给予剖胸探查处理。

  2.3.2 控制高血压 如果患者发生高血压,药物治疗首选用硝酸甘油,并及时去除诱发因素,如高碳酸血症、膀胱过度充盈以及气管内导管或吸痰刺激,一般使维持血压为90/50~160/100 mm Hg[2]。本组病例有86例患者发生高血压,均得到较好的控制,病情稳定。

  2.3.3 纠正心律失常 加强观察,发现心律失常及时协助医生给予对症处理。本组病例中有23例患者合并有心律失常均得到纠正,有1例患者因突发心肌梗死而死亡。

  2.4 术后低体温 由于麻醉剂对体温调节有抑制作用,大量输液、输血、低温环境、体腔的开放和老年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下降,易导致病人体温持续过低。患者身体应加盖温暖的毛毯,保持温暖的环境,将复苏室的温度控制在24 ℃~27 ℃,同时加强体温的监测。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发生低体温。

  2.5 烦躁的护理 引起全麻术后烦躁的原因有切口疼痛、尿管刺激、麻醉清醒期带气管插管、体位不适等,特别易发生在麻醉初醒病人或给病人吸痰时,所以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患者受刺激加重烦躁。应专人看护,以免烦躁时使输液针头和引流管脱出。重点要防止患者坠床,对特别烦躁病人给予必要的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

  病人苏醒后,生命体征平稳,可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详细交接,以保证病人的护理安全。本组病例中除2例脑部手术后因深昏迷、呼吸衰竭转入ICU,1例因大面积心肌梗死而猝死,余261例患者病情平稳,安全返回病房。

  3 讨论

  老年患者因机体重要器官功能退行性变、生理储备和代偿功能减退,应激能力、免疫功能以及对全麻手术耐受性下降,相应手术风险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后需要加强护理。

  呼吸道护理尤显重要。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目的(尤其对老年患者)一方面可适当增加氧供,以适应耗氧量增加的应激状态;另一方面可增加氧的储备,增加机体耐受缺氧能力,预防一些难以预测的病情变化下可能出现的机体严重缺氧。

  机体对手术创伤和疼痛等刺激的应激反应可引起术后高血压,但高血压对老年患者来说更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左心衰竭、心肌梗死、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并且还可能引起血管吻合口及创面出血,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早搏、室上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为电解质紊乱、低氧血压、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术前原有心律失常者很容易在术后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应加强观察,发现心律异常及时协助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4 小结

  高龄全麻手术患者术后,病情容易发生突然变化,麻醉复苏室护士应具备高度责任心,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捕捉患者的危险征兆,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全面提高高龄患者全麻术后的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9.

  2 王明安,王明德.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的评估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

  

作者: 方红,韦永梅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