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椎管内肿瘤54例MRI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全部病例均先平扫,其中49例又行强化扫描。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边界、信号特征、强化表现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髓内肿瘤11例,其中星形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方法  本组54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病变位于颈段 12例,胸段 19例,腰骶段 23例。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MAX 0.5T超导型扫描机进行扫描。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T1WI:TR/TE 500ms/20ms,T2WI:TR/TE 2400ms/100ms。常规扫描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全部病例均先平扫,其中49例又行强化扫描。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边界、信号特征、强化表现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髓内肿瘤11例,其中星形细胞瘤 6例,室管膜瘤 4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21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3例,脊膜瘤8例。硬膜外肿瘤22例,其中神经鞘瘤9例,转移瘤8例,脂肪瘤5例。结论  椎管内肿瘤各自有一定的特征,大部分肿瘤能做出定性诊断,MRI是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椎管;肿瘤;磁共振成像
   
  MRI无创伤、无骨性伪影,且多方位成像,可直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信号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现将我院资料完整的54例椎管肿瘤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男30例,女24例;年龄1~72岁,平均40岁。病变位于颈段12例,胸段19例,腰骶段23例。

  1.2  仪器与设备  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MAX 0.5T超导型扫描机,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T1WI:TR/TE 500ms/20ms,T2WI:TR/TE 2400ms/100ms。层厚5mm,层间距2mm。全部病例均先平扫,有49例再静脉注射Gd-DTPA(0.1mmol/kg)强化扫描,常规扫描冠状位、矢状位、轴位。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边界、信号特征、强化表现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2  结果

  髓内肿瘤11例,年龄1~40岁,平均29岁。其中星形细胞瘤6例,发生于颈髓4例,胸髓2例。平扫脊髓呈梭形增粗,呈长T1、长T2信号,有2例发生囊变,肿瘤横径与脊髓一致,长径长短不一,短者仅数厘米,长者可累及颈髓全长,增强后扫描强化明显。室管膜瘤4例,位于颈髓3例,脊髓圆锥1例,表现脊髓增粗,有3例发生囊变,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呈均质强化。血管母细胞瘤1例,位于胸髓,表现胸髓增粗,且见蜿蜒“流空”血管影,增强后扫描呈不均质强化。

  髓外硬膜下肿瘤21例,年龄10~65岁,平均38岁。其中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5例,位于颈段4例,胸段9例。6例呈圆形或长椭圆形,7例通过椎间孔伸向椎管外,位于椎管后外侧,引起椎间孔扩大。肿瘤呈哑铃状,有2例发生囊变。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扫描明显强化。脊膜瘤8例,位于颈段3例,胸段4例,腰段1例,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扫描明显强化,肿瘤与硬膜交界处硬膜增厚延伸,称硬膜尾征[1]。髓外硬膜下肿瘤均见硬膜下征(脊髓受压,向健侧移位,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2~4]。
   
  硬膜外肿瘤22例,年龄6~55岁,平均41岁。其中神经鞘瘤9例,呈长T1、略长T2信号,增强后扫描明显强化。脂肪瘤5例,呈短T1、略长T2信号,压脂序列脂肪信号消失。转移瘤8例,呈多发结节状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

  3  讨论

  3.1  定位诊断  本组病例常见的髓内肿瘤为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以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多见;髓外硬膜下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脊膜瘤多见;硬膜外肿瘤常见于神经鞘瘤、转移瘤和脂肪瘤。

  3.2  MRI表现  (1)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脊髓呈梭形增粗,以颈胸段脊髓多见,有半数以上肿瘤可发生囊变,尤其以室管膜瘤为著。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的实体部分呈均质强化,肿瘤横径与椎管一致,长径大小不一,短者仅数厘米,长者可累及颈髓全长。(2)血管母细胞瘤,表现脊髓增粗,且见蜿蜒走行的“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3)神经源性肿瘤呈圆形或长椭圆形,可通过椎间孔伸向椎管外,位于椎管后外侧,引起椎间孔扩大,肿瘤呈哑铃状,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以神经鞘瘤向椎管外生长为多见。(4)脊膜瘤,平扫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且见硬膜尾征。(5)转移瘤呈多发结节状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扫描明显强化。(6)脂肪瘤呈短T1、略长T2信号,压脂序列脂肪信号消失。

  【参考文献】

  1  伍定平,邓开鸿,王大有,等.脊膜瘤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相关性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17(6):329.

  2  肖越勇,李杰,李国英,等.磁共振脊髓成像诊断椎管病变的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1):5.

  3  洪澄,林日贤,王成缘,等.椎管内肿瘤MRI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6):334.

  4  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345.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262500 山东潍坊,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CT室

作者: 田立善 房伟 马智军 高言君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