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0期

疣状胃炎的X线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疣状胃炎又称为痘疮样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该病的诊断多由胃镜检查确立,X线检查也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之一。影像学表现:胃肠造影于胃窦区见数十枚大小约8~10mm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中心区显示约3mm大小点状龛影,呈所谓靶征,胃壁光滑,黏膜皱襞增粗。胃镜检查:于造影5天后胃镜检查,胃窦区黏膜色泽红白相间,可见......

点击显示 收起

     疣状胃炎又称为痘疮样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发病年龄以30~50岁居多,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以空腹疼痛,季节性发作为多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者可以出现体重下降,全身倦怠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而表现为呕血。该病的诊断多由胃镜检查确立,X线检查也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之一。

  临床资料

  患者,女,17岁。3个月来上腹部疼痛,胃区烧灼感,与进食不易消化食物有关,无饮酒及其他特殊用药史。影像学表现:胃肠造影于胃窦区见数十枚大小约8~10mm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中心区显示约3mm大小点状龛影,呈所谓靶征,胃壁光滑,黏膜皱襞增粗。见图1。胃镜检查:于造影5天后胃镜检查,胃窦区黏膜色泽红白相间,可见片状糜烂及陈旧性出血点,窦体交界区后壁见一直径约5mm山田Ⅰ型隆起,中央凹陷。

  2  讨论

  2.1  疣状胃炎的命名 

  按照悉尼分类法,疣状胃炎属于隆起糜烂性胃炎,又有慢性糜烂性胃炎、痘疮样胃炎等名称。其常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并存。

  2.2  疣状胃炎的三大特征 

  (1)病变黏膜呈特征性疣状隆起,约10mm左右,多伴有中心糜烂。(2)病变多位于胃窦或窦体交界区,或单独出现于胃体部。(3) 组织学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2.3  发病原因及预后 

  该病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应激性和使用某些药物有关,如糖皮质激素、乙酰水杨酸等[1]。Ander发现胃黏膜IgE免疫细胞增多而认为可能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有学者认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该型的诱发因素之一,胆汁反流可能为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近年来,该型胃炎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3]。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将该型胃炎视为高危癌前病变[4]。

  2.4  典型X线征象及形成机制 

  胃肠造影表现为胃窦及胃体单个或多个隆起性病变,大小约10mm,中心显示一个约3mm斑点,边缘光滑,形成所谓靶征。以胃窦或窦体交界区为多见。其形成是因为急性胃黏膜的深度糜烂、破坏或损伤了腺体颈部细胞,结果幽门腺或胃小凹上皮孤立增生,形成黏膜隆起。此外,尚有肠上皮化生,黏膜肌层增厚、增生、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和黏膜下扩张充血等[5]。

  2.5  X线检查技术 

  以低张力双重对比法结合黏膜法、充盈加压法可望提高阳性率。

  【参考文献】

  1  Dion Catalano.Gastroduodenal erosions:radiological finding.Gastrointest Radiol,1982,7:235.

  2  Poplack W.Dem onstration of erosive gastritis by the double-contrast technique.Radiology,1975,117:519.

  3  牛孝敏,施光亚.38例疣状胃炎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04,5:43.

  4  郝希山,王殿昌.腹部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7.

  5  吴锡琛.消化道内镜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1.

  作者单位: 071051 河北保定,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

  (编辑:江  宇)

 

作者: 翟立国,高越超,孔庆山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