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高频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睾丸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79例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睾丸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79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3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0例,胚胎癌8例,卵黄囊瘤5例,内胚窦瘤3例,良性畸胎瘤4例,恶性畸胎瘤1例,横纹肌肉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睾丸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79例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睾丸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79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3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0例,胚胎癌8例,卵黄囊瘤5例,内胚窦瘤3例,良性畸胎瘤4例,恶性畸胎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乳头状腺瘤1例,肌内黏液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其共同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形态失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实性团块回声;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有其各自的一些声像图特点。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睾丸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变化,据睾丸肿块的声像图可初步判断其病理性质,还可检测肿瘤有无远处转移,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关键词】  超声检查;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占男性全身肿瘤的1%~2%,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1],且较早发生转移,故早期发现睾丸肿瘤病变,并了解有无转移,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经超声诊断、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9例睾丸肿瘤报告如下,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对其诊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9例,年龄6个月~78岁,平均36.8岁。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以发现睾丸增大或阴囊内肿块、腹股沟肿块或腹部肿块就诊。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超声检查,均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所用仪器有PHILIPS HDI-3500、HDI-5000、Acuson Sequoa等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彩色多普勒检查用低通滤波,取样容积调到最小,血流与声束的夹角<60°,彩色增益以不发生混叠为佳。患者仰卧位,暴露下腹部及阴部,嘱患者将阴茎提起贴于腹壁,充分暴露阴囊;检查者可用左手将患者阴囊从后方托起以稳定睾丸,右手置探头于阴囊上对睾丸行纵断面和横断面连续扫查,观察睾丸的形态大小,内部有无肿块;若有肿块,测量其大小,观察其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同时探查腹股沟及腹膜后有无淋巴结肿大。

  2  结果

  本组79例睾丸肿瘤患者,双侧2例,单侧77例(右侧43例,左侧34例)。79例睾丸肿瘤术前有76例超声做出肿瘤提示诊断,另3例被误诊。超声检测出肿瘤的大小范围为15mm×10mm~160mm×75mm。睾丸肿瘤的超声共同表现为睾丸形态失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实性团块回声,团块及周边血流较丰富。病理结果:恶性肿瘤72例(精原细胞瘤3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0例,胚胎癌8例,卵黄囊瘤5例,内胚窦瘤3例,恶性畸胎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良性肿瘤7例(良性畸胎瘤4例,乳头状腺瘤1例,肌内黏液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本组79例患者中有10例发现有远处转移,其中7例腹膜后淋巴结长大,2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肝脏转移。

  3  讨论

  睾丸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后者极为少见;原发性睾丸肿瘤多属恶性,大多发生于青壮年。在病理学上睾丸肿瘤可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肿瘤。其中,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或癌等;非生殖细胞肿瘤可来源于睾丸的纤维组织、横纹肌、平滑肌、血管及淋巴组织等,多为良性肿瘤[2]。睾丸肿瘤无明显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而睾丸不宜采用放射线检查,故高频超声在检测睾丸肿瘤有着重要价值。

  本组病例中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声像图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特点。(1)精原细胞瘤(33/79):精原细胞瘤是成人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3,4],可分为团块型和弥漫型两种。团块型可见肿瘤的团块回声,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内部回声较均匀,有的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团块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图1);弥漫型的睾丸体积增大,回声减弱,无团块回声,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本组33例患者年龄20~78岁,团块型31例,弥漫型2例。(2)淋巴瘤(11/79):团块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或分叶状,内部呈细点状均匀低回声,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可发生于两侧。本组2例双侧睾丸肿瘤均为淋巴瘤。(3)混合型生殖细胞瘤(10/79):团块为弱回声,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较杂乱不均匀,可见小片状液性暗区及多数点状强回声,内部可见点片状血流信号(图2);病理见团块内有卵黄囊瘤、精原细胞瘤及畸胎瘤等成分。(4)胚胎性癌(8/79):内部呈分布不均匀的点状低或等回声或混合性回声。(5)卵黄囊瘤(5/79):团块为等回声,边界欠清楚,形态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血流丰富(图3)。卵黄囊瘤是小儿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之一[3]。本组5例卵黄囊瘤患者均为儿童,年龄6个月~8岁。(6)畸胎瘤或癌(5/79):团块回声强弱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还可见不规则的强回声团伴声影,为肿瘤的骨骼、牙齿或钙化等组织成分(图4)。本组4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声像图上良、恶性较难区别。(7)内胚窦瘤(3/79):团块回声减弱不均匀,边界较清楚,形态欠规则,与正常组织相似,内部血流较丰富(图5)。(8)横纹肌肉瘤(1/79):团块边界欠清楚,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血流信号丰富;(9)皮样囊肿(1/79):团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囊壁可见环状钙化回声,内部未见血流信号。(10)乳头状腺瘤(1/79):团块为等回声,边界欠清楚,形态较规则,内部见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伴声影,内部血流较丰富(图6)。(11)肌内黏液瘤(1/79):团块为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略呈网状,内见点状稀疏血流信号。睾丸恶性肿瘤可发生远处转移[5]。本组10例有转移的患者中,7例为精原细胞瘤,1例为内胚窦瘤,1例为淋巴瘤,1例为胚胎性癌。因此,超声诊断睾丸肿瘤时应常规扫查腹股沟区、腹腔、盆腔及肝脏等脏器,观察有无转移,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和治疗依据。

  超声诊断睾丸肿瘤应与睾丸的非肿瘤病变(如睾丸炎症、外伤血肿、结核及扭转等)鉴别。(1)急性睾丸炎:睾丸肿大,回声减弱较均匀可见片状低回声,无明显边界团块回声,而有急性感染症状,临床表现阴囊红肿、睾丸疼痛和触痛明显。(2)睾丸外伤血肿:患者有外伤史。肿块内部不均匀,可见细小点状液性回声,内部无血流信号,周边可见血流信号。本组1例睾丸肿瘤因外伤后就诊而被误诊为睾丸血肿。(3)睾丸结核:睾丸内回声不均匀,常有结节回声,很像肿瘤,但其多为液性暗区中夹杂低回声,周围因炎症反应边界模糊,内部血流较少,分布不均匀。临床病程较长,多伴有其他器官(如肾脏)结核,抗结核治疗有效。(4)睾丸扭转:睾丸形态失常,轴相改变,内部回声不均匀,无明显团块回声,内部血流信号稀少或消失;患者曾有睾丸疼痛史。本组2例睾丸肿瘤因其内部不均匀,未见确切团块回声,且血流信号不明显而被误诊睾丸扭转。

  总之,超声能清晰显示睾丸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判定阴囊内肿块的来源,据睾丸肿块的声像图可初步判断其病理性质,并可检测肿瘤有无远处转移,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本文图片略)

  【参考文献】

  1  刘复生,刘彤华.肿瘤病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68.

  2  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83.

  3  陈颖,钱蔷英,邱秋明.小儿睾丸肿瘤的超声诊断.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6):430-433.

  4  Gill MS,Shah SH,Soomro IN,et al.Morphological pattern of testicular tumers.JPMA J Pak Med Assoc,2000,50(4):110-113.

  5  卢强,马文敏.睾丸肿瘤的超声诊断与分析.华西医学,2005,20(1):139.

  作者单位: 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

  (编辑:夏  琳)

作者: 李永忠,邱逦,卢强,文晓蓉,庄华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