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彩超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非凡彩超诊断仪穿刺架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电镜、光镜及免疫学检查。结果32例患者利用组织切割针进行肾穿刺,取出组织42条,电镜共检出466个肾小球,送病理学检查,检出弥漫性系膜增......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彩超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非凡彩超诊断仪穿刺架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电镜、光镜及免疫学检查。结果  32例患者利用组织切割针进行肾穿刺,取出组织42条,电镜共检出466个肾小球,送病理学检查,检出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6例,IgA肾病6例,轻度系膜增生型IgM肾病5例,狼疮性肾炎2例,紫癜性肾炎1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轻度系膜增生型IgA肾病伴高血压肾脏损害1例。结论  经皮肾穿刺活检,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  超声引导;肾脏疾病;活检组织检查

     肾脏组织学活检广泛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分型,它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前临床采用盲穿,操作时间长,并发症多。我院自2005年应用巴德公司生产的自动活检枪,在PHILIPS非凡彩超引导下对32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穿刺活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肾脏疾病患者32例,均为我院2005年肾内科住院患者,男14例,年龄10~48岁,平均34岁,女18例,年龄13~46岁,平均38岁;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提示肾实质损害,需进行组织学检查。术前查出凝血时间不正常者予以纠正,高血压、糖尿病者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肾图了解分侧肾功能。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与装置  采用PHILIPS非凡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18G活检针;自动活检枪为巴德公司生产,射程1.5~2.2cm可调,活检枪内有两组弹簧用来先后引发带槽的针芯和具有锐利切割的套管针,它首先将针芯高速发射至指定位置,随即自动套管针快速推进并将切割组织芯封闭。

    1.2.2  操作方法  (1)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枕,以减小肾脏的活动度。多选右肾下极,穿刺前常规对肾脏做纵横断面扫查,选择肾下极长轴,肾实质与集合系统显示清晰切面,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穿刺部位血流情况,避开大血管,并测出肾下极实质厚度。(2)打开引导线开关,调整扫查切面和引导线角度,使引导线与肾脏长轴成约70°~80°角,此时多采用探头上下极翻转,最后确定穿刺定点;(3)穿刺架及配套装置放入20%戊二醛溶液2000ml中浸泡,用前用无菌盐水冲洗,探头用无菌手套包裹,外用消毒后耦合剂;(4)局部消毒铺无菌巾,在穿刺点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活检枪内装上灭菌后的活检针,调整好射程,使之处于待发状态;(5)在超声监视下将活检针沿引导线前进,当针尖到达肾脂肪囊时暂停,嘱患者屏气,继续进针至肾包膜后激发活检枪,枪响立即拔针,然后让患者自然呼吸,超声观察肾下极包膜周围情况,无异常后,消毒穿刺点盖上纱布盐袋加压局部,捆绑腹带,平卧24h(图1)。通常自动活检枪,取材1~2次,测量组织长度,以10%甲醛溶液固定及生理盐水保存,分别送电镜、光镜、免疫学检查。

    2  结果

    本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6%(29/32),二次穿刺成功率100%,组织标本长度0.5~1.5cm,直径0.1cm,光镜下每例患者肾小球数为(20±7)个,均能做出病理诊断。见表1。

    术后32例患者中出现肉眼血尿2例,色淡红,1天后消失,穿刺后48h复查彩超无异常发现。

    3  讨论

    弥漫性肾病[1]是肾脏实质发生弥漫性病理改变的一组疾病,病因可有感染性、代谢性及免疫性多种,主要病变部位分肾小球、肾小管、肾实质,肾小球疾病中大部分为原发性、继发者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肾小球损害,通过肾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诊断。表1  临床诊断及病理结果

    近年来,随着超声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经皮肾活体组织学检查,已成为明确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主要手段,并用于指导治疗和提示预后[2]。经皮肾穿刺活检具有以下优点[3]:(1)定位准确。在彩超直视下可清晰显示肾脏的位置及周围关系,动态观察进针取材全过程,避免盲目性。(2)取材准确率高。定位在肾下极,此处肾实质厚,能取到较多肾小球,可以满足病理检查的需要,本组患者最多检出37个肾小球。(3)并发症少。彩超可清晰显示肾轮廓,显示肾内血流情况,避开较大血管及肾窦回声,使引导线与肾长轴成约70°~80°角,取材满意,对肾脏损害小,并发症少,本组2例出现肉眼血尿6.3%(2/32),术后48h超声复查未见包膜下血肿等异常图像。

    超声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4],简便易行,对患者痛苦小,经济实用,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是明确诊断肾脏疾病患者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可靠方法,对判断疾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图片见封三)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20.

    2  李治安,李建国.临床超声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7.

    3  徐延峰.彩超引导斜角进针自动活检的临床研究.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3):181-184.

    4  李锐,郭燕丽.彩超实时引导活检与B超定位手动法肾穿刺活检结果分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0,2(3):135-136.

    作者单位: 723000 陕西汉中,汉中市3201医院功能科B超室

   (编辑:朱兆耘)

作者: 黄淑娟,唐凤珍,陈 颖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