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彩色多普勒诊断舌下—颌下型舌下腺囊肿并结石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彩色多普勒诊断舌下—颌下型舌下腺囊肿并结石1例(pdf)1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因就诊前一天早饭后突感下颌部不适,自己摸到颌下一包块迅速长大,导致口腔启闭困难,难以进食,无明显痛感。采用PHILIPS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并于口内舌下见一粉色肿块隆起,嘱患者用力张嘴,用2。5MHz探头小心......

点击显示 收起

    彩色多普勒诊断舌下—颌下型舌下腺囊肿并结石1例 (pdf)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3岁,因就诊前一天早饭后突感下颌部不适,自己摸到颌下一包块迅速长大,导致口腔启闭困难,难以进食,无明显痛感。来我院就诊时,门诊行穿刺见血液及大量泡沫,临床考虑血管瘤、颌下腺囊肿、炎性包块?采用PHILIPS 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于颌下扫查,见一3.4 mm×2.5 mm大小近似无回声块影,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无明显包膜,内部透声欠清晰,回声欠均匀,其内可见不规则点状及斑片等回声及一1.4 mm×0.9 mm大小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图1)。与颌下腺无直接关系。并于口内舌下见一粉色肿块隆起,嘱患者用力张嘴,用2.5 MHz探头小心伸入舌下,可见一肿块回声与颌下包块回声类似,大小约2.3 mm×1.7 mm,并与舌下腺紧密相连。CDFI示无回声块影内等回声团可见少量短线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舌下—颌下型舌下腺囊肿并结石。临床再次行穿刺,穿刺液呈浅黄色黏稠液,经病理诊断为舌下腺囊肿。采用消炎治疗并加用皮质激素治疗2周,囊肿逐渐消失。图1  颌下包块声像图:包块边界欠清楚,形态欠规则,无明显包膜,内部可见等回声光点及光斑,后壁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等回声团内可见血流信号

    2  讨论

    舌下腺囊肿是三大对涎腺中最常见的囊肿,其形成是因慢性炎症、涎石引起导管狭窄、阻塞使导管扩张或导管腺泡破裂而发生唾液外渗形成[1]。舌下腺囊肿一般分为舌下型(口内型)、舌下—颌下型(混合型)、颌下型(口外型),舌下腺位于口底黏膜舌下皱襞的深面,下颌舌骨肌上面,腺体内侧面邻颏舌肌,外侧为下颌骨体,前端在颏舌肌前方与对侧舌下腺接近,后端与颌下腺的深面毗邻。但下颌舌骨肌存在裂隙或该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存在潜在间隙[2],解剖学表明有20%舌下腺可通过此裂隙挤入颌下区,这是发生颌下型囊肿的解剖基础。

    舌下腺结石形成可能是由于患者舌下腺分泌的唾液黏稠,含黏蛋白高,舌下腺导管或其开口处损伤,或口腔内异物进入导管形成结石。炎症是颌下型舌下腺囊肿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炎症水肿使腺体导管狭窄,加之舌下腺分泌的腺液黏稠,导致了导管的阻塞、腺液潴留,由于分泌液继续增多,可以加重腺体水肿,影响血运,炎症扩散[3]。治疗原则是在抗炎的基础上进行手术,经口内舌下手术入路完整切除舌下腺,以防复发。本例患者病程短,对早期发现的囊肿采用及时抗炎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舌下腺以分泌黏液为主,抽出的囊液黏而稠,可以拉出很长的丝,此特点可与颌下腺囊肿、囊性水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相鉴别。本例患者第一次穿刺出血液及泡沫,可能因包块位置较深,误穿血管导致,所以,不能妄下结论。必要时可对穿刺液进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囊性水瘤、皮样囊肿、血管瘤及舌下囊肿和颌下腺囊肿之间的鉴别。

    [参考文献]

    1  吕俊邦,王元琴,刘芙蓉.5种检查方法在颈部舌下腺囊肿诊断中的评价.口腔医学纵横杂志,2002,18(2):119.

    2  郭信琼.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1,9(4):283-285.

    3  林先军,刘天晓,王培杰,等.颌下型舌下腺囊肿的病理分析及临床讨论.淮海医药,2002,10(20):368.

  作者单位: 332000 江西九江,解放军第171医院B超室

  (编辑:卫  东)

作者: 兰 英,曲国田,陈晓慧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