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78例的声像图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78例的声像图探讨(pdf)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增生性疾病,由于超声对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灵敏而准确,不但可以提高对胆囊增生性病变、炎性病变的认识,并且对胆囊癌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文报告78例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是近年来对健康人群查体中发现并确诊的,我们对此病......

点击显示 收起

    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78例的声像图探讨 (pdf)

    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增生性疾病,由于超声对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灵敏而准确,不但可以提高对胆囊增生性病变、炎性病变的认识,并且对胆囊癌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文报告78例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是近年来对健康人群查体中发现并确诊的,我们对此病的病理分型及声像图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20~55岁,平均38岁。无症状63例(80.8%),有轻微症状15例(19.2%)。

    1.2  仪器使用  所用仪器为日本阿洛卡SSD1100型超声诊断仪。选用凸阵探头频率3.5 MHz。检查前须禁食8 h以上,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有利于发现胆囊颈部及肝外胆管中下段病变。

    2  结果

    78例胆囊内小隆起病变中增生性病变60例,腺肌瘤11例,腺瘤5例,腺癌2例。在增生性病变中,胆固醇性息肉最多居首位(42/60,70%),炎性息肉次之(18/60,30%)。

    3  讨论

    自从高分辨率实时超声仪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普查以来,在人群中发现的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为数不少。本文报告78例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中以胆固醇性息肉最常见,约占76.9%。其声像图主要表现为:(1)形态多呈颗粒状或乳头状,有蒂或基底较窄。(2)内部呈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后方无声影。(3)体积小,最大直径多<10 mm。(4)一般为多发性,以胆囊体部较多见,炎性息肉其声像图特征与胆固醇性息肉基本相同,唯其内部回声稍低,且常合并有慢性胆囊炎的征象。由于胆固醇性息肉体积小、多发、形态特征较明显,超声诊断并不困难。

    腺瘤的声像图表现为:(1)形态呈乳头状或分叶状,基底较宽或有短蒂与胆囊壁相连。(2)多为强回声,但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3)体积较大,其最大直径多>1.0 cm。(4)单发或多发,一般为单发,多见于胆囊体部。胆囊的腺瘤是真性肿瘤,有恶变倾向,尤其是乳头状腺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本组有5例。

    胆囊腺肌瘤又称胆囊腺肌增生症,是胆囊壁的慢性增生性病变。本组有11例,其声像图特点是:胆囊壁增厚,可呈弥漫型、节段型或底部的局限增厚隆起。于增厚的胆囊壁内有小的圆形液性囊腔。可合并有胆囊壁内小结石,显示为强回声斑有其后方的彗星尾征。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亢进。超声显示出增厚胆囊壁内的小囊样结构是腺肌样增生症,区别于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重要特征。

    有报道说早期胆囊炎在形态上呈隆起性病变者占80%~90%,本文中2例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发生恶变倾向。可见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的早期发现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文献中强调了隆起性病变的大小在良恶病变鉴别上的意义。良性病变多数在1 cm以内,恶性病变大多>1 cm。但除大小外,更应重视病变的形态、对胆囊壁有无浸润性改变,以及为单发还是多发等,综合进行判断。   

    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是专指超声所显示的胆囊壁增厚或隆起的软组织病变[1,2]。然而在超声实际检查中,一些胆囊腔内的病变或沉积物可以表现为类似胆囊壁的隆起性病变,如无声影的堆积状的泥沙样结石,陈旧黏稠的胆汁团、脓团、脱落的黏膜、坏死组织以及凝血块等。其中多数利用改变体位等方法可以观察到移动、变形的特征而不难鉴别。病变较大的如>0.5 cm可动态观察,对>1.0 cm或动态观察又增大趋势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晓青.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60例B超诊断与手术病理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3):69.

    2  张武.现代超声诊断学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81-186.

   作者单位: 271000 山东泰安,泰安市职业病防治院

  (编辑:陈  沁)

作者: 董海珍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