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颧弓投照方法在急诊中的灵活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X线急诊诊断颧骨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交通速度提高,人际交往增多等因素,颧弓骨折在急诊患者中非常常见,尤其在急诊复合伤及醉酒者中多见。笔者介绍一种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拍摄方法,与常规拍摄方法相比更方便快捷,且易得到患者更好的配合,提高成功率。经1年多的临床应用,效果很好。1病例资料......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X线 急诊 诊断 颧骨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交通速度提高,人际交往增多等因素,颧弓骨折在急诊患者中非常常见,尤其在急诊复合伤及醉酒者中多见。常规采用的坐位头过度后仰法以及俯卧前伸下颌法,容易出现无法配合或图像显示不理想的情况。笔者介绍一种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拍摄方法,与常规拍摄方法相比更方便快捷,且易得到患者更好的配合,提高成功率。经1年多的临床应用,效果很好。

    1  病例资料

    例1,男,34岁,醉酒后摔伤头面部,软组织肿胀明显,用常规拍摄方法无法让患者较好配合。用本文所述方法,在患者不动的瞬间拍摄,图像显示清晰(图1),达到诊断要求。

    例2,女,8岁,车祸致多发伤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拍摄,用本文所述方法拍摄颧弓位,图像显示良好,右侧颧弓骨质弯曲无明显移位(图2)。

    图1  双侧颧弓骨质形态显示良好,与下颌及颅骨无重叠,双侧面部软组织肿胀较明显  图2  右侧颧弓不全骨折,右侧颧弓骨质弯曲,未见明确骨折线,左侧骨质形态良好

    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稍垫高以使头略后仰;置采集面于头顶垂直于头颅矢状面且与听眦线平行;球管向头侧倾斜使中心线与听眦线、采集面垂直,中心线自两下颌角连线中点射入采集面中心,摄影条件用焦片距85~100 cm,65~70 kV,6.0~6.5 mAs。采用CR时可不用滤线栅直接投照,采用DR时可调节采集板至适当角度投照。

    照片显示,双侧颧弓同时完整显示,与周围骨质无重叠,骨质结构清晰。

    3  讨论

    颧弓位于面部突出部位,对支撑面部、维持面部美观起重要作用。颧骨额突、颞突、上颌突与邻骨相连[1]。额面部损伤中颧骨颧弓骨折占19%~

25%[2]。颧弓骨折最常见的是塌陷畸形,不同程度移位可压迫颞肌影响张闭口运动;其次是无明显移位骨折。从美容角度讲,对解剖结构、部位准确复位才能取得满意稳定的效果,否则会影响容貌[3]。

    如何拍摄出清晰准确的影像非常重要,在报道中拍摄颧弓的方法有很多种。颧弓形态及该部位特殊性使得该部位投照有一定的难度。在投照时以听眦线作为颧弓投照定位线较合理[4]。常规拍摄常采用颌顶位,即坐于胸片架前过仰头抵于胸片架,以及俯卧位下颌前伸的单侧投照法。上述两种常规投照方法对被检者的配合有较高要求,也受被检者体质以及其他部位伤情等方面限制;能够较好配合被检者用常规方法拍摄还是比较容易操作,但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患者、多发伤者、醉酒者等就比较困难,容易造成摄片失败,如患者无法坚持、仰头角度变化、头侧转等。而用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很好地避免这些情况,拍摄出清晰的影像。在具体操作时可用沙袋置于头两侧将头部固定,在被检者不动时迅速曝光,一般都可拍摄出良好的照片。该投照方法在应用中尤其是在急诊应用中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很困难的姿势,被检者容易接受并配合。(2)摆位容易掌握,提高了成功率。(3)经济快捷、方便。该投照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方便,是一种实用的拍摄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茂泽.颧骨颧弓骨折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07-108.

2 东耀俊,魏民宪,杨成,等.130例颧骨骨折临床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3:151-152.

3 曾效恒,刘建芝,欧阳四新,等.下颌骨及颧弓测量相关分析在美容医学中的应用.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157-160.

4 丁泽,孙玉泉,何伟.颧弓轴位—顶颌位的投照方法.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S1:6.


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泰安,解放军第88医院放射科

作者: 胡凡刚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