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5期

乳腺摄影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乳腺癌。诊断。X线钼靶摄影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提高乳腺癌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在众多影像学检查方法中,乳腺X摄影检查仍是目前检测及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方法,它能降低约30%乳腺癌的病死率。...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乳腺癌;诊断;X线钼靶摄影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提高乳腺癌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在众多影像学检查方法中,乳腺X摄影检查仍是目前检测及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方法,它能降低约30%乳腺癌的病死率。本文总结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就乳腺X摄影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收集本院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乳腺X线摄影检查者400余例,其中经手术方法病理证实乳腺癌9例,年龄38~68岁。

    1.2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芬兰Sophic classic乳腺X线摄影机。全自动曝光条件,所有病例均摄取双侧乳腺头足位(CC)和内外斜位(MLO),必要时加摄侧位及局部点片。所有病例均是双侧乳腺摄片。

    1.3  影像学结果分析  获取图像后传入工作站,在后期处理工作站上行图像处理作出诊断,全部图片由2名专门从事乳腺病诊断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作出最终诊断。

    2  影像学表现

    2.1  乳腺线腺体分型  本组9例乳腺癌乳腺实质分型为:致密型5例,多量腺体型2例,少量腺体型1例,退化型1例。

    2.2  直接征象  单纯肿块及结节:6例,最大23 mm,最小10 mm;边缘不整,伴芒刺状影者3例,尾样征1例;5例肿块在乳腺的外上象限,1例在乳晕后方;肿块并钙化4例,有3例表现为簇状沙粒状钙化,1例表现为索条状钙化。

    2.3  间接征象  皮肤改变:皮肤增厚2例。乳头改变:内陷1例,糜烂1例。淋巴结肿大:4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例。

    2.4  病理结果  9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6例,黏液腺癌1例,乳腺小叶癌3例。

    3  讨论

    本组病例显示,乳腺癌分布年龄在40~49岁年龄段增多,占45%,50~59岁年龄段次之,占6%,40~59岁年龄段占62%。与我国妇女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一致。

    乳腺X线钼靶摄影,不仅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而且可以使乳腺肿块有可能在临床物理检查之前就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病妇女病死率。

    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征象,乳腺X摄影检查对于肿块显示清晰,尤其是肿块的边缘、周围区域结构的细节显示细致,有利于发现病灶。本组病例中表现为肿块8例,并发钙化4例。临床上局限的,不规则形状的、芒刺状肿块是乳腺癌常见的征象,因而易于诊断。但部分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图像上表现为边缘光整的肿块为乳腺癌的不典型征象,以浸润性导管癌、黏液腺癌和髓样癌最多见。我院病例中有3例初诊为纤维腺瘤,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年龄均为40~59年龄段。分析错误原因为病灶表现为圆形,边缘光滑且周围似有晕征,周围未见钙化及其他恶性征象。此类乳腺癌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均为致密性乳腺,腺体密度均匀致密,难以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缘及周围征象、对于此种病例,结合超声或MR检查更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但手术切除也很重要。有文献报道,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X线摄影发现乳腺肿块,不论显示为良恶性征象,均应手术切除送病理诊断,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钙化可以是乳腺癌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钼靶X线征象,有文献报道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有50%~60%可根据钙化而作出诊断,可见钙化显示率是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率的主要征象,也可能是主要的影像特征。对不能定性的小钙化需引起注意,临床随访观察对比。

    自1961年Gershon-Cohen等证明乳腺X线摄影能够发现临床不能扪及的乳腺癌以来,乳腺摄影在乳腺疾病的影像检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其他乳腺检查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检查已经形成首选乳腺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MRI作为补充,必要时进行X线或超声引导下的定位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的规范化乳腺影像检查体系。

    (本文编辑:齐  栩)


作者单位:232001 安徽,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放射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