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2期

CT诊断先天性肝胆畸形并胆道结石的探讨与分析(附5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肝胆畸形与胆道结石的因果关系,减少误诊,提高确诊率,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肝胆畸形并胆囊结石5例,对CT诊断先天性肝胆畸形合并胆道结石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先天性肝外形变异、胆囊异位并发胆囊炎及胆道结石。结论先天性肝外形变异、胆囊异位、胆道走行异常、迂曲、......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胆畸形与胆道结石的因果关系,减少误诊,提高确诊率,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肝胆畸形并胆囊结石5例,对CT诊断先天性肝胆畸形合并胆道结石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先天性肝外形变异、胆囊异位并发胆囊炎及胆道结石。结论先天性肝外形变异、胆囊异位、胆道走行异常、迂曲、狭窄致胆汁淤积,引起胆囊炎及胆道结石。

【关键词】  CT诊断;先天性肝胆畸形;胆道结石

   先天性肝胆畸形是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胆道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先天性肝胆畸形的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从发病的地域分布来看,本病多见于东方国家,尤以日本为甚,西方国家的病例则较少。此病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率约为1/4~1/3[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近两年来我科CT诊断先天性肝胆畸形并胆道结石5例,其中先天性肝外形变异合并异位胆囊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并异位胆囊2例,均合并胆道系统结石。

  1.2临床表现多以腹痛、腹部包块、黄疸为主,部分病例伴有肝肿大、胃肠道症状等。

  1.3检查方法5例患者均采用西门子双排螺旋CT,准直10 mm,进床速度10 mm,重点病变部位行3 mm薄层扫描,先行全肝平扫,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再行全肝增强三期扫描。

  1.4影像观察仔细观察肝脏形态及增强前后肝实质密度改变,肝血管及胆道系统的走行、胆道系统密度改变等,与正常解剖相对照。

  2结果
   
  CT所见3例肝脏变形变小,比例失调,其中2例左叶较右叶明显大,1例相反,2例胆总管先天呈椭圆形囊状扩张,囊内及远端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管壁清晰,较薄,肝内部分胆管扩张,同时伴有肝外胆管扩张。上述5例均均伴胆囊位置变异,其中3例胆囊位于肝右叶下段近肝右后下缘处,2例位于肝左叶近前缘处,5例均伴大小数目不等的环状或圆形高密度胆囊或胆管结石,平扫及增强各期肝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及强化影,增强胆囊及部分胆总管壁显示增厚毛糙,胆囊不同程度增大(图1,2)。

  图1肝脏变形,胆囊增大、异位,肝内外胆管扩张(略)

  图2与图1同病例,胆总管下端结石(略)

  3讨论
   
  在胚胎第4周,前肠末端腹侧壁内胚层细胞增生,向外长出一囊状突出,称肝憩室。它是胆囊的始基,肝憩室的尾支发育成为胆囊和胆囊管。它们一度是实心的细胞索,以后陆续出现腔隙,肝憩室的远端形成胆囊。正常的胆囊固定于肝右叶下方的胆囊窝内而不能充分活动,该过程发生障碍及异常,胆囊就可以产生多种变异。胆囊先天变异种类繁多,包括胆囊数目异常,如缺如,双胆囊; 位置异常:肝内胆囊、肝左叶胆囊、右肝后下胆囊;形态异常:折叠胆囊、间隔胆囊、双房胆囊、多隔胆囊等;附着异常,如漂浮性胆囊、胆囊先天黏连;还有组织结构异常等[2]。
   
  胆囊变异多有胆系的疾患,是由于胆道的变异使其形态、位置均发生改变;加之周围脏器压迫游离胆囊;胆囊本身舒张、收缩功能发生障碍;以及胆汁的淤积排空不畅,并长期刺激胆囊壁等因素导致急、慢性胆系感染及结石,也可因胆汁淤积形成肝硬化。本组3例肝脏变形变小,笔者认为除了因肝血管先天走行变异引起肝脏血供障碍所致外,也有因胆汁淤积回流而导致的肝硬化表现,这应引起在日常CT诊断工作中的重视,肝硬化的病因中不要忽略胆囊变异可因胆汁淤积而发生。
   
  先天性肝胆畸形检查诊断方法多种多样,有超声、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CT、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和手术探查。而CT对先天性肝胆畸形显示率高,不受组织、脏器的重叠影响,可充分显示病变大小、部位、范围及毗邻关系。与超声检查结合起来可相互补充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提高确诊率,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1刘丽雅.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畸形探讨与分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1):30.

  2郝志勇.胆囊先天性变异的CT探讨(附15例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9(16):562-563.

作者: 赵昌宁,杨丽作者单位:663000云南,文山州人民医院放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