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2期

左肾嗜酸细胞腺瘤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嗜酸细胞瘤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体检超声发现左肾包块2月。CT表现:左肾包膜下见椭圆形实性占位,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皮质期明显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病灶内见局限性条状低密度未强化影(图1~3)。诊断:嗜酸性细胞腺瘤。病理结果示肾嗜酸细胞腺瘤。...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肾脏;嗜酸细胞瘤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6岁,体检超声发现左肾包块2月。自述无不适,未见肉眼血尿。尿检未见异常。CT表现:左肾包膜下见椭圆形实性占位,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皮质期明显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病灶内见局限性条状低密度未强化影(图1~3)。内无坏死液化区,肾组织呈外压性改变,肾盂无明显积水征象。定位:病灶可定位于左肾,良性病变。诊断:嗜酸性细胞腺瘤。鉴别诊断:肾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少或无脂肪型)。病理结果示肾嗜酸细胞腺瘤。

  2讨论

酸细胞腺瘤(RO)是较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肾嗜酸细胞腺瘤是较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其发病男女比例约为2∶1,肿瘤单侧的发生率为82%~94%。本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通常无临床症状。RO 是一种起源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少见的具有不同于其他肾皮质肿瘤特征的独立肾脏实质性肿瘤,由Klein和Valensi于1976 年首先提出。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小部分可能起源于远曲小管或集合管上皮的润细胞。Amin等报道该病发病年龄多为60 岁以上。该瘤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发生。临床上通常没有症状,多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被意外发现,极少数患者仅有轻微腹部不适。关于RO影像表现的报道较少,且多见于个例报道。RO组织病理表现:肿瘤大小不等,呈圆形或类圆形,切面大体标本呈棕红色、淡黄色或棕褐色,无坏死,部分肿瘤中心可见星形瘢痕;包膜通常不清晰,仅有部分肿瘤内可见完整包膜;肿瘤生长方式以腺泡状和实性片状为主,其间可见水肿样、黏液样或玻璃样变的间质,偶可见囊和管的结构,不见乳头状和肉瘤样结构;胞浆呈嗜酸性。光镜下嗜酸性颗粒较粗大,充满整个胞浆,嗜酸性强;胞核呈光滑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分布均匀,部分细胞可见核仁;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相少见;有中心瘢痕的标本可见纤维瘢痕组织突入肾实质内,部分纤维呈席纹状结构。电镜下细胞呈微绒毛和基底褶样改变,胞质中充满大小一致的成熟线粒体,并呈板层状排列,其他细胞器和脂质较少。而嗜酸性肾细胞瘤则表现为除线粒体之外,还有大量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免疫组化通常显示为cytokeration 8 染色阳性,表现为胞膜型。CT的影像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50%~100%的肿瘤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呈中等强化,缺乏出血、坏死征象; (2)中央星型瘢痕是其特征性改变,一般认为,瘢痕的形成系由于肿瘤生长缓慢、长期缺血所致;(3)肿瘤包膜完整,界限清晰。
   
  本例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较为典型,主要要和肾癌和少脂肪错构瘤鉴别。肾癌出血、坏死常见,可有钙化,生长快,对周边组织有侵蚀。少脂肪错构瘤出血较多见。

作者: 王昌盛作者单位:409800重庆酉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