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2期

前中下纵隔胸腺瘤1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胸腺瘤。X线检查:正位平片示右中下纵隔向肺野突出一宽基底巨大椭圆形肿块,外缘光整,密度均匀(图1)。侧位透视见肿块位于胸腔前部,与心脏大血管大部重叠。CT平扫:右前中下纵隔有一6。...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胸腺瘤;影像学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9岁。因“胸闷、气短5个月,咳嗽、咳痰10天”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不大,右下肺叩呈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检查:正位平片示右中下纵隔向肺野突出一宽基底巨大椭圆形肿块,外缘光整,密度均匀(图1);侧位透视见肿块位于胸腔前部,与心脏大血管大部重叠。X线诊断:考虑右侧心包囊肿。CT平扫:右前中下纵隔有一6.5 cm×7.9 cm×12.8 cm大小均质软组织密度肿块,向肺野明显突出,边缘光滑呈轻度分叶状,肿块与心脏大血管接触面(MCI)呈平坦型,右心房轻度受压变形(图2)。CT诊断:右前中下纵隔非侵袭性胸腺瘤。手术所见:右前中下纵隔巨大实性肿块,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血运丰富,邻近胸膜及心包未见明显异常。病理诊断:良性胸腺瘤(淋巴细胞型)。

  2 讨论

  胸腺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位于前中上纵隔,偶可于纵隔内异位发生。按纵隔九分区法,本例定位于前中下纵隔,应视为异位胸腺瘤[1]。胸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人发病率最高。临床上约35%~40%的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10%~15%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瘤[2]。组织学上胸腺瘤分为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混合型和梭形细胞型,又有良性和恶性之分,目前认为良恶性难以明确分界,故提倡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影像学上肿瘤常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肿块,少数可发生囊变和钙化。非侵袭性胸腺瘤边缘光整,MCI多呈突出型、平坦型或凹陷型;侵袭性胸腺瘤边缘模糊或不规则,MCI多呈灌铸型,侵犯邻近结构,还可远处转移[3]。本例患者无重症肌无力症状,巨大肿瘤位于前中下纵隔,被X线检查误诊为心包囊肿,而CT所见具备非侵袭性胸腺瘤的影像特征。

  图1 正位片示右中下纵隔巨大椭圆形肿块 图2 CT示右前中下纵隔均质软组织肿块,MCI呈平坦型

【参考文献】
   1 郭盛仁,钱铭辉,沈钧康,等.纵隔异位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12):10141016.

  2 郭启勇.实用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1562.

  3 吴元魁,杨慧,许乙凯,等.胸腺瘤的CT诊断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12):16101612.

  

作者: 郭景涛,樊明成,陆 毅作者单位:050041 河北石家庄,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