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6期

超声对脂肪肝患者胆道结石、胆囊息肉易患率增加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胆道结石、胆囊息肉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428人中脂肪肝患者的胆道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及非脂肪肝的胆道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胆道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15。无脂肪肝者胆道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胆囊息肉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428人中脂肪肝患者的胆道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及非脂肪肝的胆道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胆道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15.7%。无脂肪肝者胆道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5.4%。结论脂肪肝患者胆道结石、胆囊息肉易患率增加。

【关键词】  脂肪肝;胆道结石;胆囊息肉探讨

  脂肪肝的患病率近年来逐渐上升,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超声作为其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探讨胆道结石、胆囊息肉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对近2年以来,本院体检及就诊的26~72岁的人群中,抽取了1937例非脂肪肝患者、491例脂肪肝患者,发现脂肪肝患者发生胆道结石、胆囊息肉的几率明显高于无脂肪肝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被检的2428例中,男1536例,女892例,年龄26~72岁,全部经彩超检查肝脏及胆囊;脂肪肝组491例,患胆囊结石46例,肝内胆管结石12例,胆囊息肉19例;无脂肪肝者1937例,患胆囊结石58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胆囊息肉27例。仪器采用PHILIEPS-Envisov彩超仪,腹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4.0MHz,采用常见的肋间,肋下横切,纵切与斜切。检查前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

  1.2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1](1)肝体检增大,肝缘、肝角变钝,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光点细密;(2)深部肝组织回声衰减;(3)肝内血管回声减少,出肝面显示不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肝内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走行正常。临床上,这些脂肪肝患者多有长期饮酒史、糖尿病高血脂及肥胖等病症。

  1.3胆囊结石诊断标准[1](1)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2)后方伴有声影;(3)改变体位时,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这三点是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诊断准确率达95%左右。

  1.4胆囊息肉诊断标准[2](1)息肉体积较小,常为多发;(2)显示自囊壁向腔内突出的乳头状或桑葚状强光斑回声,有长短不等的蒂;(3)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而改变。这类疾病可发生于胆囊任何部位,统称胆囊增生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息肉,一般无恶性变倾向。

  2结果

  脂肪肝组491例,其中发现胆道结石58例,胆囊息肉19例,发病率15.7%;无脂肪肝组1937例,其中发现胆道结石78例,胆囊息肉27例,发病率5.4%。经统计学调查,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本文通过对2428例病例分析,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胆囊疾患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如下:据卫生部的统计,我国脂肪肝患者约1亿2千万,已经成为第二大肝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当前饮食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应酬多了运动少了,最终引起脂肪肝。正常情况下,肝摄取血中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醇及少量胆固醇与磷脂,同时将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释放入血中[2]。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5%,当肝内脂肪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肝内脂肪的含量增加至40%~50%,或全肝脏1/3肝小叶沉积脂肪时则形成脂肪肝。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或中毒、饮酒及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均可引起脂肪肝,脂肪肝无独特临床症状或体征,一般病人均较肥胖,可伴有或不伴有血脂过高,脂肪肝经治疗后,可逆转恢复正常,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在胆道系统中,胆汁的某些成分(胆红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及钙等)可以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析出、凝集而形成结石[3]。正常时,胆汁有一定浓度的胆盐和卵磷脂可以和胆固醇、蛋白质组成混合的胶粒,混悬于胆汁中而不析出。因此,胆盐与卵磷脂有增加胆固醇溶于胆汁中的作用。脂肪肝患者因缺乏胆盐和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在肝内的合成也减少,这样胆固醇的含量升高,这就导致胆汁中胆盐、卵磷脂及胆固醇三者比例失调,胆固醇便极易从胆汁中析出形成结石;同时由于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肝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不能产生足够的胆汁酸,也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内,逐渐形成了向黏膜表面突出的黄色小结节,这类隆起性病变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息肉。不难看出,脂肪肝患者改变了他们原有胆汁的理化状态,而这种理化状态的改变正是胆道结石和胆囊息肉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脂肪肝容易并发胆道结石、胆囊息肉,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将会降低其发病率,同时通过对脂肪肝、胆道结石及胆囊息肉的观察和分析,对胆道结石及胆囊息肉的成因的研究将有进一步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9-230;253-256.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95-896;974-975.

  3武忠弼.病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51.

  

作者: 戴俊峰1,童郁林2作者单位:1 435101 湖北大冶,大冶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