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卷第5期

试论基层医疗机构信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医疗服务已进入市场,赊销、赊购已成为商业中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在商业竞争中,医院要加强信用管理,正视信用风险,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经营成本。通过药品、器械采购,病人欠费管理等方面阐明医院信用管理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药品供应商、医疗器械商、社会保障机构、医院内部管理进行评价,制定各种信用管理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医疗服务已进入市场,赊销、赊购已成为商业中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在商业竞争中,医院要加强信用管理,正视信用风险,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经营成本。通过药品、器械采购,病人欠费管理等方面阐明医院信用管理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药品供应商、医疗器械商、社会保障机构、医院内部管理进行评价,制定各种信用管理制度,以利于医疗服务的市场竞争。

关键词 医疗机构 信用 管理

信用的概念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价值交还的滞后性,具体体现为商业领域和个人消费领域的赊销、赊购行为。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角度看,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特征,医疗市场也逐步进入买方市场特征。商品过剩、赊销、赊购成为商业中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从价值交换的成本上讲,赊销赊购是费用最低廉的价值交换活动,不实行赊销、赊购就难以竞争和生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虽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人群,是否存在市场和竞争?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还是否存在?医疗机构的信用风险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1 基层医疗机构信用管理的必要性

今天,市场经济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如“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医疗市场也不例外。目前私人诊所、民营医院个体药店逐步增加,有一技之长的医务人员已开始到各家医院挂钩,开展流动性的检查、流动性的手术。虽然医疗服务带有福利性,但是,医疗市场已经客观存在,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农村并非“缺医少药”,相反是农民看不起病、买不起药,在这种情况下,群众互助的形式出来了,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竞相出台。

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本身就是“商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人才的成长,医疗服务、医疗技术这种“商品”也越丰富,逐步供过于求,不断接近同质化。因此,新的竞争手段、交易方式,例如赊销、赊购行为也在医疗机构逐步体现,医院向药品供应商赊购,病人向医院赊销已成事实,且会逐步突出,因此信用管理在医疗机构同样必要。

当医院购进药品、购入医疗器械,药品不能马上售出,医疗器械的成本也只能逐步回收,这样医院就已形成债务,医院为病人治疗后,相当一部份保险公司所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部分病人的欠费形成了医院的债权。目前医疗机构的信用管理尚未形成,甚至还未意识到这种管理的必要性。如药品库存量过大,同类药品的品种过多,盲目购进大型医疗设备以至利用率不高,病人的欠费没有专人负责追收,强调救死扶伤,忽视信用风险,因此很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加强医疗机构的信用管理。

(1)首先,在药品采购问题上,要勤购少进,控制库存,就是说每次购入药品的总额不要过大,同类药品品种不宜过多,如解热镇痛类药就有几十种,但疗效、副作用相差不大,这就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药剂科要给医生及时的信息,经常沟通,引导医生合理用药,不能凭医生的个人用药习惯采购药品,这样才能把同类品种控制在适当范围,从而控制适当的库存量。库存量减少了(包括品种、数量),就减轻仓管员的压力,有效地防止药品的过期、失效、变质,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降价给医院带来的风险,此外医院也不会积压过量资金,可以腾出资金去拓展其它医疗业务。

 在药品采购中要选择信用好、服务好、有实力、保质量的供应商。虽然当前医疗机构已普遍实行药品招标采购,但中标的供应商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问题。因此,药品采购时选择药品中标商须相对集中,中标商要对各医疗机构实行个性化服务,这样,医疗机构既可以向供应商赊购药品,减轻自己资金周转的压力,又可以把部分库存量让药品供应商分担,降低药品管理的直接费用。

(2)医院的医疗器械购置不能盲目攀比,需要购进时不一定要求最先进,以满足本单位临床需要为准则。特别是大型医疗器械的配置,多数存在要么不买,买就要最先进的这样一种心态,这是错误的做法,以X线CT为例:在扫描方式上有平扫、单螺旋、多螺旋之分;球管有1.5~4兆甚至更高等级,在功能上有一般、多维CT内镜等等,在配置时就需分析本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病情分布、门诊量、各科的业务能力,从而选择能满足自己临床需要的型号,达到成本、效益最优化的目的。高配置的仪器用于常规性的检查,增加了初次投入的成本,增加了日后的维修费用,无疑是最大的浪费。

(3)医院的病人欠费越来越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经济困难问题,有用工单位推诿责任问题,有医疗保险不落实问题,有交通意外仲裁问题,有个别人认为医疗机构是福利单位,出现赖账行为,医院虽然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但从经营管理角度去看,欠费问题同样是一种信用风险,需要加强管理。

上述只是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均涉及信用管理。

2 基层医疗机构信用管理的可行性

如何使信用管理变为效益,3+1的管理模式值得医疗机构参考。这个管理模式内容是:建立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建立债权保障机制;建立帐款管理和追收机制;有条件的应成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不够条件的也应培养信用管理人员。

(1)医院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信用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可成立信用管理科,负责统筹各项信用管理工作。对外树立医院信用形象,执行医院的信用政策,了解整体信用发展,熟练各种信用技术。对内制定、监控、调整医药信用政策,掌握好本院和竞争对手情况,处理好客户的服务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管理,防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当然,医院的信用管理与企业的信用管理有很大区别,但医院既然进入市场就必然涉及营销、信用管理问题,不提高医院 的信用管理水平,医院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配备信用管理人员后可以开展以下的工作:

①对药品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价,虽然药品已实行招标采购多年,表面上中标药品价格在大幅下降,但一般的普通药却在中标后没货供应,医院只能向中标商购买同类普通药的替代药品从而使药价升高;另一方面中标商的药品配送非常不及时,使医院的临床治疗处于困境,这其中就关系到药商的信用问题,对药品中标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价,促进供应商对医院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以满足医院临床需要。

 ②对医疗器械采购进行评价,各种医疗器械的性能价格比,医院对器械档次的需求,医院服务范围,技术力量与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的关系等,通过评价提出引进项目的依据及效益分析,避免资源浪费。③对各社会保障机构进行信用评价,他的信用度、保险覆盖范围、覆盖率、对病者赔付率、结算方式、报销药品品种、标准等,以便医院在临床上与社会保障机构充分合作、互相监督,达到双赢局面。④对高额住院病人的费用与其支付能力进行评价,并提供信息给临床科室参考、及时追收欠款。⑤制定各种信用管理措施:如执行社会保障机构有关用药、赔付的规定;药品供应商违约的处罚措施;对高额费用病人欠费的追收;监督医生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监督医院的服务承诺等。

作者单位: 52830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

(编辑 子萱)

作者: 陈玉石 2005-9-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