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卷第7期

如何发挥基层科室领导在推进医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我们医院现有中层领导干部近40人,他们既是基层科室的领导,又是业务上的技术骨干,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抓好这支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医院全面建设稳步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很好研究的课题。从我们医院这几年的建设发展看,笔者觉得重点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培育先......

点击显示 收起

    我们医院现有中层领导干部近40人,他们既是基层科室的领导,又是业务上的技术骨干,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抓好这支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医院全面建设稳步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很好研究的课题。从我们医院这几年的建设发展看,笔者觉得重点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 培育先进性意识,打牢科室领导的思想基础

    医院要建设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热爱医疗事业、安心医院建设、勇当科室带头人的中层领导干部。只有打牢中层领导干部思想基础,医院的全面建设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为此,我们始终把培养科室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意识,作为党委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突出抓了三点:一是抓好思想教育。针对科室领导干部年龄大、资历深、见识广、思想活跃、对外服务活动多、接触社会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工作总结、晋职晋级、学习进修、调整转业等时机,紧紧围绕培养中层领导干部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狠抓我军的宗旨、职能和正确对待得失教育。我们坚持以医院历史荣誉和光荣传统为教材,广泛进行“医院就是我家”、“我为医院添光彩”教育,并建起了荣誉室,举行了建院55周年庆典,重温了医院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增强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使广大科室领导干部认识到肩上的重任、位置的光荣。针对地处位置偏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现状,我们注意强化中层领导干部敬业奉献精神,编写了重事业、淡名利教育提纲,开展了“扎根医院、艰苦奋
斗、无私奉献”的活动,引导中层领导干部想一想自己的成长进步,想一想自己的地位责任,想一想组织的关怀培养,使他们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了中层领导干部爱岗敬业的自觉性。由于教育抓得紧,这些年来,基层科室领导干部没有一个闹转业的,没有一个托关系、找门路往大城市调动的,都安心本职工作。先后有11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32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员,10名同志提前晋    升了专业技术职务,有16名同志获得院长奖励基金。二是公道正派用人。医院党委坚持一把尺子量长短,重实绩、重公论、重素质,实行竞争上岗。对那些工作不尽心、自身要求不严、业务素质弱、群众威信低的科室领导干部,从不迁就照顾。近3年来,医院共调整基层科室领导干部23名,全部按照述职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讲评的程序实行竞争上岗,选任的都是素质好、业务强、群众威信高的人员。其中,有2名刚引进的研究生走了科主任的岗位,担任了学科带头人,走出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路子,使中层领导干部人人都受到了振动,个个受到了激励。三是坚持领导干部做好样子、树好形象。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手中的权力不滥用,再小的口子不乱开,情系基层多服务,连续多年被上级评为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为了医院建设,党委一班人不论任职长短、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能自觉以事业为重,始终把精力和心血倾注在医院建设上,经常深入科室一线,指导基层科室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医院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受到了科室领导的好评。

    2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充分发挥科室领导的内在作用

    医院科室的独立性相对较强,它们的建设发展直接影响着医院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作中,我们对科室领导,既明责,又给权,也加压,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支持他们,使之在医院建设中,遇事能拍板,说话能顶用,建议能落实。一是重大问题让他们参与决策。这几年,我们在建设高职楼和肿瘤中心、修建大门、引进双螺旋CT、彩色B超、准分子激光等大型设备,多次召开科主任、护士长会议,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酝酿,集思广益,保证了党委决策的正确性。如2001年,在高职楼的分配问题上群众议论比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让所有的科主任参加分房委员会,在充分酝酿的情况下形成分配方案,调整分配的100多套住房,群众都比较满意。二是敏感问题让他们提出建议。在立功受奖、晋职晋级、入党入学、人事变化等敏感问题上,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凡是科室支部没有通过的,医院党委原则上不研究,不上报。曾有一名医生想通过给医院领导打招呼,争取立个功,但我们党委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尊重科室领导的意见,使科室领导的推荐权得到了保证。近几年来,全院共推荐使用56名干部,发展党员16名、改选士官5名、送出进修学技术35名,由于经过科室领导的把关,没有出现“找”、“闹”、“告”的人和事。三是科室工作让他们做主。党委机关注意引导他们按职责行使权力,我们规定,凡属于科室的日常工作由他们自主安排,只要符合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机关不得随意变更,促使科室经常性工作,不管上级要求不要求、检查不检查,都能主动去做,落实到位,保证质量。在明责放权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压担子,对科室支部的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引导他们用好权。对出
现与党委机关意见不一致、不协调的现象时,我们注意沟通、疏导,校正偏差,形成共识。

    如,为解决吃请、请吃的问题,我们组织科室领导进行了大讨论,使大家认清了吃请、请吃,容易带来的医患纠纷、增加患者负担、缔结庸俗关系、影响医院声誉等危害,最后达成了共识,形成了规定:凡是有医患关系的就不能吃请、请吃,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由此较好地控制了吃请、请吃的不良苗头。

    3 注重排忧解难,切实为基层科室领导创造良好的条件医院编制床位少,位置又偏,要想让科室领导安心,必须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切实减少后顾之忧。主要是做好以下五点:一是遇到难题多撑腰。科室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想干干不好、想抓不敢抓”的问题。对此,我们党委及时为他们撑腰壮胆卸“包袱”。如,新引进的研究生杨子妮通过竞争上岗当了科主任,但该科干部老的老、新的新,曾出现过各行其事的现象。皮肤科主任欧伯生,是一位年轻的研究生,竞争上岗后,大胆工作,引来一些排挤和非议。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利用党委常委与基层建立联系点的机会,分工1名常委主动靠上去帮抓,整顿科室工作秩序,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风气教育,使这两个科室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科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二是任务繁忙多减压。医院科室领导工作忙、任务重,既要看病号、做手术、搞科研、创效益,又要抓党务、搞教育、管干部、搞训练,精神压力大,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们便采取“挂”、“分”、统”相结合 的方法,主动为他们减轻负担。小儿科组建后,人员紧张,科主任既值班又跟班,还要带教下级医生,经常带病坚持工作。对此,我们及时调整了2名干部到该科工作,减轻了她的压力,更加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先后开展了儿童哮喘病的防治、0~6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等新业务。上任短短4个月的时间,科室发展势头迅猛,较好地填补了医院儿科空白。

    三是培养使用多费心。医院科室领导学习成才的愿望大多比较强烈,我们注意为他们多方位提供学习成才的机会。近2年来,我们在人员比较短缺、工学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选送12名有培养前途的中层领导到军医大学学习进修,送出4名同志攻读博士研究生,23名研究生学成归来后,有6名同志走上了科室领导岗位,为他们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四是工作条件多投入。针对医疗条件差、设施设备落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困难的情况,我们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先行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现代化的集中央空调、中心供氧、有线电视和中心
传呼于一体的病房大楼,以及办公楼,肿瘤中心,信息中心;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引进了前列腺刀、X刀、直线加速器、双螺旋CT、彩色B超、准分子激光、内窥镜系列等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为他们发挥才能提供了技术保障。皮肤科主任欧伯生上任后,我们为他建立了实验室,购买了设备,极大地调动了他的工作积极性。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考察当地皮肤病情况,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项,填补了我院皮肤专业的空白。五是生活环境多改善。过去,医院住房条件一直比较差,用水、取暖都比较困难。近几年,我们筹资新盖了高职宿舍楼,整修了旧宿舍楼,完善了各类生活配套设施,修建了院内和院外公路、东西两个大门、餐饮部、文化活动中心、灯光球场、大型花园等,为大家营造了一个文明、高雅的生活氛围。我们还主动协调地方政府部门,为科室领导解除后顾之忧,先后帮助8名科室领导子女找到了工作,为22名子女联系解决了上学问题,为4人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较好地稳定了科室领导干部队伍,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目前,绝大多数科室领导积极谋求科室新发展,主动搞宣传、跑客户、拉病号,医疗收入不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建设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265200山东莱阳解放军第一四五医院

    (编辑麦 伦)

作者: 刘德国 2005-9-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