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卷第8期

试谈实施整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整体护理是近年来护理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发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其优越性已是有目共睹。它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的保健意识增强,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也使护士的价值感、成就感增强,稳定了护理队伍。随着卫生管理体制和城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点击显示 收起

  整体护理是近年来护理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发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其优越性已是有目共睹。它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的保健意识增强,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也使护士的价值感、成就感增强,稳定了护理队伍。随着卫生管理体制和城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质量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形势下护理质量的内涵:即以整体护理观念对病人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使病人处于良好的护理氛围中。于是如何适应新形势,使整体护理能更好地为医院和患者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5年来我院实施整体护理的具体情况,予以分析,提出对策。

  1 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整体护理的认识不足 将整体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相混淆,曾有人说两者相似只是把“猫”叫个“咪”,因都是以护理程序作为工作方法,虽有相似之处,却有本质不同,责任制护理是以病人需要为中心,由一名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一切治疗护理活动[1] 。而整体护理是以整体的人的健康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服务。它将整体的护理病人和整体的护理管理结合在一起。整体护理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整体护理信念、管理和教育组成系列,保证工作落实;由各班责任护士负责,并增加各班对患者情况及需要解决问题的评估。

  1.2 护理人员文化层次有限 我国从1985 年才开展了护理本科教育,加之由于传统看法及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临床上的护理人员以中专毕业生为主,大约有30%的护理人员通过自学考试才取得大专文凭,加之由于人员的缺编,聘请了一批临时护士,这些人员待遇低,思想不稳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与整体护理要求有差距,对整体护理理论的接受能力欠缺。因此在实践工作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1.3 非护理工作占用了护士大量时间,健康教育还有待完善 临床上非护理工作占用了护士大量时间。如清点被服、统计处方、划价、记帐、取药、换氧气瓶、打扫卫生、修理水、电及维修医疗仪器等闲杂事务都由护士做。加之忙于基础护理和技术操作,健康教育方面因时间不足而做得比较浮浅,未能系统地执行,只停留在入院时的常规介绍等。

  1.4 护士缺乏管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 主管护师对责任护士,以及责任护士对健康助理人员都普遍存在缺乏管理和指导。其一,大家普遍认为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管理离自己很远,那是管理者的事情。其二,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业务理论知识贫瘠,只会做不会讲。

  1.5 缺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指标 目前临床上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整体护理的可以量化的护理指标。仍是以前的陈旧制度,没有进一步的改进,例如,病房要求床头柜上只能放热水瓶和药杯;备用床铺的被子必须塞在床垫下等等都很难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教育全靠护士的自觉性和本身的素质,没有量化的具体指标。

  1.6 微机在临床上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当前微机在临床上只是用于记帐。患者的资料,病情变化情况,饮食起居,心理问题及护理活动进行的程度都没有进入计算机系统,使护理人员忙于书写护理文件,浪费了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

  2 对策

  2.1 更新观念 医院管理者应该看到整体护理的前景并通过各种途径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只有通过整体护理才能使护理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才能体现护理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使患者满意,最终使护理人员产生工作成就感。使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因此应该改变观点,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变患者求医为把患者请进来,变一位护士护理患者为全体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从而使整体护理落到实处[2] 。

  2.2 加强护理继续教育 针对临床护理人员不同的理论水平,应提供学习条件、创造学习机会,如进行短期培训、学术交流、专科升本科教育、护理查房、个案护理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并增设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社会学、健康行为学、统计学、护理教育等课程。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每一位护理人员明确:随着护理的发展,护士必须进行终身学习,不能把自己的专业同社会的教育、经济、政治分开,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体护理扎实做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专业得到发展。

  2.3 支持系统的配置 在整体护理过程中,为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的服务公约,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如取消护士记帐,由财务科统一记帐;实行中心供氧;物资供应到病区;水电工应随叫随到病区;医疗仪器应由维修人员按时检修等。使护士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护理患者。

  2.4 针对患者需求改革制度 旧的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整体护理的需要,护理管理者及护士都应大胆创新满足患者需要。例如床头柜上只允许放热水瓶和药杯改为允许放患者需要的其他东西,但应保持整洁;备用床的被褥必须放在床垫下改为根据患者的习惯及患者个子的高矮来放置;根据工作量可实行弹性值班,如一人上夜班。为了完成各项护理任务,早上5:00或更早必须叫醒患者,否则,就可能在交接班时完不成任务。针对诸如此类情况,护士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排班以保障患者充分的睡眠;制定科学的、有序的与患者沟通的时间。诸如做晨间护理时询问患者的睡眠,指导患者早餐进食;治疗时讲解药物情况和注意事项;陪患者检查时讲检查的目的及与疾病的关系;安排专门时间与患者沟通,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等,使工作忙而有序。

  2.5 利用高科技产品提高护理质量 整体护理是为了护士和患者双方受益,而不是使护理工作复杂化,文字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护士应学会用它制作简单表格,储存患者资料,病情变化及护理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总之,整体护理是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使其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优势满足患者和社会需求,促进我国护理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铃木惠子,陈淑英.现代护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35-42.

  2 姚红梅.深化整体护理管理尝试.护理学杂志,2000,15(6):339.

  作者单位: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干二病区

  (编辑 罗 彬)

作者: 白静 梁远娣 范小红 吕西艳 2005-9-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