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卷第9期

论医院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在医疗行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化和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医院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方法对医院及重点学科的现状、目前所处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结果就如何保持医院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学科发展的定位、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创新机制、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在医疗行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化和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医院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方法 对医院及重点学科的现状、目前所处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结果 就如何保持医院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学科发展的定位、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创新机制、改革模式和增加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等新思路。结论 医疗行业要在未来环境中有自己的定位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迁,强化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医院品牌意识,才能保持医院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市场化 重点学科 可持续发展 品牌

   Discussion on new idea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s key    departments

   Zhu Yaoping,Ding Wenxiang

   Shanghai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200127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rticle mainly concerns the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hold the orientation and deˉ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hospital under the trend that the innovation of medical industry deepens constantly as well as the competition of medical service marketization and the medical market goes into dras
tic gradually.Methods To make objective analysis on the actuality,the advantageand the defect of the hospital and the key departments.Reˉsults To resolve theproblem that howto keep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for the hospital’s key departments,the arˉticle provided some new ideas about the orientation of subject’s development,the culture construction,the core comˉpetition capability,mechanism innovation,reformation mode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hospital’smarket comˉpetition capability and occupancy capability.Conclusion To keep the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ospital’s key deˉpartments,medical industry must have its own orientation in the future environment so as to adapt the change of the circumstance initiatively,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build up the hospital’s brand.Key words marketization key departmen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brand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化趋势更明显,医疗市场竞争将更激烈。医院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下的医疗市场竞争,如何把握好医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保持医院重点品牌学科可持续发展,增加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战略管理层次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医院及重点学科的现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儿科医疗、教学和研究中心,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合作。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占地近100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核定病床250张,总投资逾6亿人民币。目前设有内科、心脏内科、外科、心胸外科、骨科、血液肿瘤科、发育与行为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统医学科和影像诊断中心、实验诊断中心、手术麻醉科等技术支持部门。1999~2003年间,门诊就诊数量从17.9万人次/年上升到41.3万人次/年,而先天性心脏病以及血液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这所现代化儿科医院的医疗特色及医院的重点学科。每年超过1500例的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和接近96%的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使这所医院的医疗实力跻身于当今国际儿科界的领先行列。急救和重症监护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特色专业学科。医院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为各种常见和疑难病症的快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医院最具特色的重点品牌学科小儿心血管专业建立于1974年,其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9731978年的初创期、19791985年的发展期、19861990年的成熟期、19911995年的开拓期、1996至今的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学科发展已具规模,目前拥有小儿心脏内、外科三个病区96张床位,4间小儿心血管外科专用手术室,24张小儿先心术后监护床位。本学科自1999年东迁到上海浦东新建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后,新华医院仍保留专科门诊、专家门诊、特需专家门诊供就诊,并可收入儿童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目前本学科共有医疗人员124人,其中高级职称27名,医学博士13名,医学硕士12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6名。2 重点学科的优势和劣势我院小儿心血管学科包括心内科和心外科,建立于1974年,1987年列为上海市高教局重点学科,1995年又被列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1997年后列为高校“211”工程,1999年批建上海市小儿先心病研究所,2001年列为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重点投入建设,形成配套齐全的医教研基地,在国外也享有一定声誉。1984年起与美国HOPE基金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使整体诊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小儿心血管外科在小儿先心病诊治水平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1998年与该基金会合作建造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化技术装备实力。学科内拥有各种最新现化代的诊断、治疗设备及具有数十年临床经验的专科医师和护理人员,建立了实验室和资料室,使医、教、研融为一体。

   小儿心内科已为20000余例患儿做心导管检查,最小年龄出生16小时,及45000余例心脏超声诊断,并开展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不论数量及成功率均居国内领先;小儿心外科从学科建立以来,已施行先心手术20000余例。现每年能施行先心手术1500余例,是国内与国际儿童医院当中每年手术数量最大的医院,手术总成功率达97%,为国内领先,并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50%为复杂先心病,最小年龄为出生后11小时,专业诊疗已辐射至全国及部分海外地区和国家的先心病患儿,其专业技术和学术地位目前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 。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外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国外医院纷纷抢滩中国医疗市场,这将对我国的医院产生巨大冲击。同样国内医院自身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纷纷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医疗经营特色和挖掘潜力来提高竞争能力。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这块医疗领域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生儿中约有10~15万名患有先心病,其中约有50%左右属重症或复杂先心病,而目前我国对婴幼儿先心病的诊治能力每年尚不到一万例,所以差距是惊人的。其中1/3~1/2的危重患儿,如果不行手术纠治,绝大部分将很快夭折 [2] 。目前我国婴幼儿先心病诊治工作虽已初具规模,但与我国先心病发病数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在这一领域内还有相当大的医疗市场可挖掘,于是乎,全国各大医院把目光纷纷转向先心病这一领域,不管自身条件怎样,都想尽办法来切分这块蛋糕。这样一来,我院病人的来源将面临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继续稳固的占领这块市场并得以扩大在先心病领域内的医疗市场占有率,值得管理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3 保证医院重点学科持续发展的思路

   3.1 学科发展的定位 小儿心血管学科的临床与相关的基础研究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优势和特色,经过27年的建设,已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和相当规模。学科群建设和发展目标是:总体临床水平将达到国内一流,亚洲领先。

   3.2 学科的文化建设 一切为了孩子,奉献于社会是我院的永恒宗旨,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一所好的医院,必定有其名牌学科为其医院倡导文化理念和增加核心竞争力,因此,抓好重点学科的文化建设尤显重要。(1)员工的认同感和更新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共同讨论总结重点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优良传统,成功经验和优秀风格,将蕴藏在员工的一切宝贵精神挖掘出来,大家认同在先,共同参与,才能广泛、深入地更新观念,推动学科不断向既定目标发展。(2)理念的创新和团队精神:学科应结合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将蕴藏在员工中的宝贵精神加以提炼、升华、凝 练出既富时代气息、又能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即“以人为本,德先于行;科技兴医,勇于创新;注重实践,严谨治学;团结进取,奉献为荣”。(3)牢固树立责任感———救死扶伤观: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让员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观念,要狠练内功,自我充实,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转变作风,改善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诊疗中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简化流程,方便病人为着眼点采取一些新举措:如就诊区和病房实行宾馆式管理,各层设导医小姐,随时解答病人疑问等等。

   3.3 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小儿心血管学科是上海首批临床医学中心之一,其完整的管理体系是上海临床医学中心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将为学科群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医院为了提高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制定了学科群体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理顺学科群内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使人、财、物等各方面都能在临床医学中心的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4 学科的创新机制 由中美双方共同投资建立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不仅具有国际一流的装备,而且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专家教授。小儿心血管专业作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主要特色专业,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的认可,并定点成为上海市的临床医学中心。为加速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应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提出了如下改革和创新方案。(1)行政管理模式:设立中心行政领导班子。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分别聘用中心行政主任和业务主任,各行其职。专职行政主任主持中心日常行政工作,包括人事、经济、分配、组织对外宣传、联络、开发医疗市场等;另设专职业务主任,注重提高业务水平、手术质量和新技术的开发;中心主任由院长聘任,任期2~3年。院长与中心主任签订责任协议书,明确权利义务,实行院长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院长每半年对中心主任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2)改革就诊治疗管理模式:学科内形成心内外科合而为一,统一管理,实行病儿诊治一条线服务,从门诊诊断、内科诊断、外科手术、术后监护康复连续服务,改变过去患儿就诊各层次排队现象,并陆续完成单病种收费机制,协助经济核算,建立患儿诊治网络咨询导医系统,方便病儿就医。(3)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改变以往单一服务模式为多层次服务模式,主要措施为全面扩大特需服务范围,提升特需服务层次。①门诊特需服务:扩大门诊特需服务范围,做到天天有内、外科特需门诊,实行挂号、门诊初步诊断(包括超声诊断)、登记入院一条龙服务。做到当天门诊,当天登记,承诺最迟1周内收入院。最大限度方便病人,防止病人资源流失。特需服务:设立特约热线,可电话预约专家特需门诊,提供一条龙服务。②建立会员制:对某些心脏病患儿可采用会员制,由指定专家定期随访,方式可采用门诊随访、
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等方式。③病房特需服务:每个病区挑选若干床位,设立特需病房,进一步改善硬件条件;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专管;病人可挑选手术医师、体外循环医师和麻醉医师;术后可提供护士专人特护;并可尝试个性化服务,根据病人家属要求,提供代聘服务员,代办机票、花篮,提供特殊伙食等服务事项。

   总之,明智的医院管理者所思考的问题不应只局限于医疗机构的未来会怎样,而是更多考虑10年或20年后社会环境会有什么变化,医疗机构将怎样确定在未来环境中的定位,适应未来的变化。只有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高瞻远瞩,洞察时势,主动适应环境的变迁,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改造所在医疗机构,牢固树立医院品牌意识,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全体顾客的需求,才能保持医院领先学科可持续发展, 才能使医院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重点学科简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3):首页.

   2 苏肇伉.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3):153-158.

   作者单位:20012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编辑黄 河)

作者: 朱耀萍 丁文祥 2005-9-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