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

输液或注射医疗行为的管理与规范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明确输液滴注和肌注时医、患的责任与义务,避免患者滴注输液或肌注时的责任性医疗意外事故的发生。方法制订输液滴注和肌注行为管理规范并在病人就诊和实施输液或肌注时予以告知。结果保障输液滴注和肌注用药安全。结论只有制订输液滴注和肌注管理规范,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输液或肌注责任性医疗事故的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明确输液滴注和肌注时医、患的责任与义务,避免患者滴注输液或肌注时的责任性医疗意外事故的发生。方法 制订输液滴注和肌注行为管理规范并在病人就诊和实施输液或肌注时予以告知。结果 保障输液滴注和肌注用药安全。结论 只有制订输液滴注和肌注管理规范,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输液或肌注责任性医疗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输液安全 输液规范 输液

  临床上因病情的不同在输液时常常加入各种各样药品到输液中滴注,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病情或病人自身特定因素而在输液时常出现严重的药物过敏、毒性及热原反应,如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所以临床输液是一项具有高危险性的医疗行为,应对其加强管理与规
范。

  1 输液或肌注及其相关的危险性问题

    1.1 一般性的补充水、电解质及糖份的补液性输液对人体一般是安全的和无危险性的。非补充水份、电解质和糖份的输液均加入其它治疗性药物,对人体有很高的危险性,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且应该对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告知相关问题。

    1.1.1 药物(输液或肌注)的过敏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结果 轻者,患者感觉头、胸部等不同程度的可耐受的不适和皮肤的瘙痒或局部轻度的红、肿等;重者,呼吸急促、脸色苍白、血压下降、大汗淋漓,需要医疗上的急救处置;危急者,突然倒地,甚至死亡。具有过敏性的药品很多,报道也多。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喹喏酮类抗生素、维生素类等西药针剂,柴胡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中药针剂。仅2003年《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第1、2两期 [1~12]  即有静滴或肌注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中药针剂致休克2例、致严重呼吸困难、大汗淋漓、不能说话、大小便失禁等10例;静滴青霉素、尼莫地平、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氧氟沙星、维生素B1、维生素B12、碘普罗胺(优维显)等西药针剂出现过敏性休克9例、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抽搐等4例。

    从本院近年临床用药情况看,过敏反应的发生以滴注清开灵针、复方丹参针、双黄连针及喹诺酮类注射液为多见,而且个别病例反应严重。

    1.1.2 热原反应和热原样反应 这是输液常见的现象,这有输液本身的原因,也有加入药品、注射器具、操作等方面的因素,原因复杂。如本院2001~2003年110例输液反应情况及近年来的相关报道有 [13~18]  :山东省立医院1991~1997年108例、柳州铁路局中心医院2000-2002年84例,广西南溪山医院1992~1999年1月367例、解放军187医院中心医院儿科3年100例(儿童)及曹双全总结近年有关论文发表的2326例,这些情况说明,临床输液热原反应和热原样反应的发生是十分普遍和频繁的,个别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及重症患者)后果严重。

    1.1.3 基础疾病和当前病情的发展与输液作用的突发病情变化而出现的危险性 如宁夏石嘴山第一医院1995年1月~2001年10月“52例遇风引起输液反应” [18]  和《实用护理杂志》1996年第12卷第6期“3例输液反应的意外和教训”的报道中3例输液反应死亡案例中其中一例药液未注完死亡,另一例为病人离开床位打电话后继续静滴时出现输液反应而死亡。各地对输液或肌注用药出现的过敏和输液反应而死亡的未报道案例时有发生,教训是深刻的。

    1.1.4 患者因对输液不知情而出现的问题 在为患者施行输液时因没有进行相关情况告知而造成有的患者在临床输液时出现输液反应不懂得报告而强忍把药液滴完、有的患者因忍着坚持滴完输液后回家因寒颤不止而重返医院,本院及当地某些医院2003年4月至2003年7月即发现3例此类事情。

    2 用杆子撑吊或手提输液瓶离开注射室和病床滴注及患者不知情输液时易出现的问题

    2.1 易引起脱针而影响滴注和造成针头、输液污染或因行人的碰撞等而出现意外,特别是小孩,由于依从性差而更应注意。

    2.2 患者一旦出现过敏或输液反应时,严重者可因抢救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2.3 患者输液时出现轻度热原反应而强忍滴注或未得到处理而过早离开医院时因症状加重可出现不良后果。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造成医疗责任事故。

  3 医院应对输液或注射医疗行为进行管理与规范

    3.1 制订输液或肌注管理规范,明确医患双方在输液和肌注医疗行为中的义务与责任。(1)对患者实施输液或肌注时告知其所涉药品可能出现的用药反应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2)有不能随意离开病床或门诊输液场所的警示。(3)患者需上厕所时,一定要报告医护人员并在指定陪护人的陪护下进行,在输液滴注进行期间应禁止上厕所。(4)患者在输液过程和肌注时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报告当班医护人员并服从医疗处置而且要尊重医护人员的有关解释。

    3.2 门诊的设施及设备配置 (1)门诊的留观病房尽可能配套卫生间,设置患者输液小便的专用床位或场所(分男、女),提供医疗处置需要并能方便患者。(2)配备足够的轮椅。输液和肌注用药安全事关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医院的医疗质量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建议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对医院输液或注射的医疗行为及输液患者个人行为实行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 韩红杰,刘万群.双黄连注射液致不良反应7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2):111.

    2 刘顺杰,吕静霞.清开灵静滴致过敏2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2):122.

    3 千伟洪.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2):123

  4 刘露,冯利君.双黄连针致过敏严重后遗症.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2):126.

    5 高辉,刘玉芹.鱼腥草注射液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1):57.

    6 周中力,宋红斌,郭国峰.误用注射器致过敏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2):120.

    7 黄仁君,黄潞.青霉素多次给药后致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2):106.

    8 杨红方,程昌盛.尼莫地平注射液致过敏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1):69.

    9 郑青.红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1):53.

    10 杨明娜,孙菁,董峥.左氧氟沙星致老年患者过敏休克2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1):56.

    11 刘桂霞,贾银珍,周伟.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致过敏性休 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2):109.

    12 王惠民,张红玲.美洛西林钠皮试致过敏性休克死亡.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2):111.

    13 王复馨,沈承武,陈林.108例临床热原反应的输液检测分析.中国药事,2000,14(1):67.

    14 谢胜祥,陶红,钟绍荣.中药注射液致输液反应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03,19(7):903.

    15 李革晖,苏佳,伊丽.367例输液反应回顾性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9(4):185.

    16 王敏,冯丹丹.小儿输液反应分析与防治(附100例报告).海南医学,2002,13(7):77.

    17 曹双全.输液反2326例原因分析.中国药房,2003,14(4):237.18 侯凤玲,刘梦霞.52例遇风引起输液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5):553.

   作者单位:535000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编辑子 萱)

作者: 张昭文 陈 幻 2005-9-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