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

从 抗非 事件透视媒体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医患关系,就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相关人员(如亲属、单位)间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医治关系。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代言人,对医患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源于种种原因,媒体的介入曾使医患关系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点击显示 收起

    医患关系,就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相关人员(如亲属、单位)间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医治关系。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代言人,对医患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源于种种原因,媒体的介入曾使医患关系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2003年一场抗击“非典”的战役,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他们所表现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质”被媒体给予了充分的展现和肯定,在社会上激起了广泛共鸣,成为医患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1 媒体在医患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这一观点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不再适用,医疗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医德医风的发展、医疗服务的改善都离不开媒体宣传,媒体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医疗卫生事业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垄断性,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和应获治疗所知甚少,对医生产生求助的心理,客观上造成了医患双方地位不平等的局面。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在维护大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使得医患彼此之间不平等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他们为促进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应该得到充分肯定。与此同时,媒体对红包、开大处方、回扣等现象的揭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传播新闻,其中当然包括有关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新闻。媒体更具有社会监督的职责,有义务对损害公民利益的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正是媒体的高度关注,造成了一种舆论氛围,使医患关系问题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从而推动了卫生部门医德医风建设,唤醒和增强了公众的维权意识,推动了医学界和法学界从理论上深入探讨解决医疗纠纷的司法程序,也为卫生医疗体制的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通过媒体大量关于“非典”的报道和评论,尤其是对奋战在“抗非”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动态的客观报道,医护人员的献身精神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重,拉近了医护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对医护工作及医护人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医患关系朝着良好的势头发展。

  2 导致媒体报道医疗纠纷有失偏颇的因素

    2.1 在医患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患者是弱势群体,无形中使得部分媒体和记者对医疗纠纷与冲突的报道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医生的合法权益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 [1]  。医患纠纷一旦发生,被认为是弱势的患者首先博得了媒体的同情,客观上导致媒体成为患者手中寻求支持的工具。有些患者为达到某种目的收买媒体,肆意宣传,制造舆论,有意识地的把媒体的倾向性当成砝码,向医疗部门施压导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出于对媒体压力的畏惧和自我保护意识,医疗机构与医生把患者当成潜在的起诉者,尤其是面对危急、疑难病患者时,不敢创新,从而影响了对患者的有效救治。

    2.2 医疗事故的划分与鉴定涉及一些新闻媒体和记者未必熟悉的医学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事件客观、深入、全面的调查 [2]  ;加上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消费者协会由于对医疗知识知之甚少,容易出现感情用事的情况,很难对医护方进行有效监管;而作为矛盾双方的一方来监管另一方,也很难让医护方接受,同时,医护方也常常感到“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情况,从而容易使矛盾激化。

  2.3 少数媒体与记者对医疗纠纷与冲突的报道有新闻炒作、哗众取宠之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总结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时,“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片面报道对公众产生的误导,加重了对医务工作者的误解和不信任感”被视为六条主要原因之一。

    2.4 某些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没有严把审核关,不负责任地刊登非法医疗广告,鼓吹所谓的“名医”、“特效药”,一些群众在其引导下信以为真,反而不信任正规的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严重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损害患者的利益,危害群众的健康,更影响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

  3 媒体如何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3.1 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良好的法制环境,制定鼓励社会监督、规范媒体行为的相关法律势在必行。例如,2001年1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实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下简称《实施办法》),赋予及增加了新闻媒体的职责和权力。《实施办法》总则第六条规定:“大众传播媒介应做好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宣传,……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揭露、批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或者压制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真实报道。”这一规定,为调动媒体积极履行社会监督职责的同时,对媒体关于医患的报道起到监督和审核作用。面对非法医疗广告给医疗市场带来的混乱,要通过立法严格限制媒体刊播此类医疗广告,减少其利益驱动行为,营造良好医疗环境。

    3.2 在具体的报道评论中,媒体要认清自己的社会位置和社会职能。“记者不是道德打手,不是社会警察,只是一个历史记录者 [2]  ”。媒体要做的,是对医疗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尤其对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的报道应该尽量公正,不能伪造事实、妄加猜测、肆意渲染。也就是说,媒体的立足点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扩大事端。这就要求媒体具备一定的医疗卫生常识,客观、冷静地看待和分析问题,把事情的各个相关方面以及各种观点、意见经过整理摆到桌面上来,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良好的沟通作用,为决策部门提供建设性
的事实和意见参考。

    3.3 媒体要找好在患者与医护方之间的平衡点,用公平的眼光观察双方的行为,给予医患双方同等的发言权,而不是毫无原则地站在患者的一边,盲目同情,无分清红皂白地抨击医护方。医疗事业本身就具有高风险性,意外的发生常 常也会让医生措手不及。对此,媒体要做的是引导全社会对医疗事业的高风险性给予一定的理解。还应该把少数大夫收红包、吃回扣以及某些医院乱收费这样的纪律性问题与医院、医生的医疗整体质量区分开来,关注医者权利。既站在患者也站在医务人员双方立场上进行客观的报道,这样的报道才能促进医患关系向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3]  。

  3.4 媒体要认真核实新闻源的准确度,而不是急于简单地披露或转述事实。媒体不应采取简单的办法去挑起公众朴素的热情,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有报道价值的复杂事物或事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关注它的发展动态给予连续报道;要注意前后报道之间的承接性、报道内容与背景资料的相关性等,不是孤立地单一就事论事,而应该把复杂的社会事实还原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它和认识它 [3]  。牢记普及医学知识、提倡科学精神、将一些“医患纠纷”通过报道“化干戈为玉帛”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3.5 要选好关注点,以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为着眼点来把握平衡问题。通过对“非典”危机的报道,媒体不但让公众看到了灾难中的英雄、患难中的真情,在以真实感人的信息振奋人们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对信息作多渠道、深层次的开发,探究疫情的传播为何如此迅疾,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应急机制还有哪些漏洞以及如何把灾难的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力量等一系列需要社会深思的问题,增加了冷静、理性和反思。

    3.6 要重视民众的心理变化,注重报道所引起的社会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社会民众透过媒体了解身边发生的故事,感受社会的道德氛围,媒体所报道的事件会给予民众一定的心理暗示,使之感受到从中折射出的好与坏,进而对社会形成一定的审视标准。媒体有义务抓住典型的良性事件大力弘扬社会的主旋律,如透过“抗非”背后折射出的医患良好关系,进一步宣传良好的职业道德,无形中既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自我监督,又能唤起社会民众对白衣战士的理解与敬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媒体在医疗卫生事业及医患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患关系的改善,除了媒体充分履行社会监督的职责,站在平衡的支点上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报道与评论外,还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建设一个文明、有序、和谐的医疗环境。我们期待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相信医疗卫生事业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刘远明.媒体与医患关系.健康报,2002,4:25.

    2 柯杨.新闻报道中的平衡问题.新闻记者,2003,7:35-36.

    3 赵安平.外国有“病人打医生”吗?—一位访日医生谈国内外医患关系对比.健康时报,2001,9:27.      
  作者单位:510030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办 

  (编辑名 兰)

作者: 李彩云 王思雅 2005-9-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