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第3卷第5期

我国卫生政策面临的问题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导向型卫生政策在显现了它的短期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而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就使得我国卫生政策的制定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局面,面临着许多问题。1人......

点击显示 收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导向型卫生政策在显现了它的短期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而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就使得我国卫生政策的制定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局面,面临着许多问题。
    
  1 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投入的逐年下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也承诺为全体公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这就使得医疗保健服务成为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的终身需求,而科技的发展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医疗保健服务新项目,使得这种需求永无止境。为了保证这种需求的满足,就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投入。在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2项最低指标中就规定了“至少有5%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但在我国却显现出政府对卫生的投入逐年下降的现实情况。“六五”期间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1%,“七五”期间下降到了2.7%,就是在我国医疗卫生保健最发达的上海卫生事业费占地方财政的比例也从1990年的5.99%下降为2000年的2.1%。有资料表明,目前,在我国国家给予医院的差额补助与专项拨款之和平均仅为医院业务支出的10%左右,而其余的部分和不足均要由医院自己解决。投入的不足迫使医疗机构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型转轨,通过创收自己找饭吃,因而出现了许多问题。
    
  2 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医疗保障制度落后、农村医疗保健条件急剧下降
    
  有资料表明,在我国仅占总人口20%的城市人口消费了95%的医疗商品,拥有全国80%的卫生资源;而我国人口总数近80%的农村人口却只拥有20%的卫生资源,卫生资源配置的失衡非常明显。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我国的医疗照顾水平排144名,卫生资金提供的公正性在191个国家中排在188位,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我国列为发展中国家医疗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随着我国最广泛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制度的打破,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开始重新构建,经过十年努力,初步确立了基本医保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医疗保障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建立了良好的费用分担机制,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有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这一成就的取得却是建立在将广大农民排除在外的基础上,而且医保起付线规定也不合理,一般按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10%设置,而不是根据不同收入段设置不同起付线,对于低保人群而言起付线就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50%,负担沉重。
   
  在广大的农村,由于集体经济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的过渡,导致了原有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解体,而基本医保又将他们排除在外,广大农民只能完全自费去“购买”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农村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急剧下降,占全国假药、劣药案件的80%以上的统计数字及面对SARS燃放爆竹以求驱邪的行为,多少都表现出了一种祈盼与无奈。
    
  3 医疗费用涨幅过大,使最大人群的有效需求受到了抑制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以年均26%和23.8%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物价指数,超过了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和国家、社会、个人的承受能力。因而,虽然我国城乡居民的患病率增加了7.3%,但却出现了50%的城市居民有病不看,就诊率下降了18.8%,有63.13%的应住院病人选择了在家治病,尤其在广大的农村,从1990年到1999年农民纯收入增长了2.2倍,门诊医疗费却增长了6.2倍,住院医疗费增长了5.1倍。因此,有人因病而使生活水平严重降低,甚至因病返贫。因而国外有评论说:今天在中国看不看病已经不是医疗决定,而是“经济决定”,这就直接导致了最大人群有效需求受到了抑制。
    
  4 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这与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宗旨相背离
    
  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是人人健康,清除或减少疾病,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效益。因而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都一直将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一项福利或非营利事业看待。国家并不要求也不依靠医疗卫生事业为国家提供积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支出不是依靠向病人的收费,而是主要依靠国家的税收。但由于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导向型卫生政策,却使医疗卫生机构过分看重和考虑经营的经济效益,关心每天的门诊量和住院率,甚至出现了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不择手段去修改病人化验结果报告,然后堂而皇之收留“患者”住院治疗的恶性事件。因而,我国一些学者尖锐地指出:我国卫生保健改革常冠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其实质却是以落实增加医院的收入为基点,这就与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宗旨相背离。
    
  5 医疗机构的集中化、大型化趋势与卫生保健的小型化、社会化要求相矛盾
    
  现在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这与医疗卫生保健要求的小型化、社会化相一致。但在现实中,随着医疗高技术的发展和介入医疗机构出现了集中化和大型化的趋势,高精尖设备多为大中城市的大医院所垄断或过多占有,中高级卫生技术人才多集中于城市,同时,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卫生人才市场的建立,就使得基层单位和落后地区卫生人才纷纷“南”飞。高层次、大型化的医疗中心不断登场,而这些集中化、大型化的医疗机构所带来的丰厚的利润和所显示出的治疗效率又进一步刺激了医院经营者的积极性,更加速了医疗机构的集中化和大型化。这种趋势不仅与医疗卫生保健要求相矛盾,且加剧了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我国的卫生政策,总结经验教训,抛弃经济导向型的观念与实践,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用最有效的卫生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 

  (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730030甘肃省兰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城关分所 

作者: 李娟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