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第3卷第6期

试谈医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医院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应该也能够发......

点击显示 收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医院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应该也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医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医院管理条例》规定:“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医院的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医院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其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离不开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离不开医疗卫生工作的保障。

  卫生事业是党和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窗口,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和纽带。卫生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保护生产力、振兴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人民群众通过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同时,也通过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来评价党风、政风的优劣,加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情。

  2  医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所作为

  2.1  医院的宗旨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低耗的医疗保健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时时、事事、处处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的宗旨。(1)以病人为中心就要十分强调病人的人格价值。对每一位病人,不论其贫富贵贱、职务大小、地位高低、职业差别、关系亲疏,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疾苦。(2)以病人为中心就要尊重和满足病人的正当需求。任何一个病人,为了摆脱死神的威胁,都希望自己能够被重视和理解,得到最好的医生及时的诊治。病人为了尽快治愈疾病,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为了早日康复,希望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疗养环境。对于病人合理、正当的要求,医院都应当尽量设法给予满足,一时无法满足的,应当以尊重为前提,真诚相告,婉言解释,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3)以病人为中心就要同情、关心、体贴病人。病人求医,寄以生死。人在危难之中,最需要得到的是他人所给予的理解、关心、同情和帮助。被病魔缠身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更是如此。作为医务人员,身负救死扶伤职责,理所当然应给予病人更多的体贴和慰藉,帮助他们解除病痛,鼓励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4)以病人为中心就要向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医疗服务的对象是有病的人,而不单纯是病,服务的内容包括医疗服务和人性化服务。医疗服务是指医务人员利用所掌握的医疗知识和设备为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这是最根本的基础服务。人性化服务是指医务人员根据病人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地为病人提供方便,满足病人的身、心多层次的需求,给病人以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尤其在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看好病,而是有了许多深层次的高要求,这是需要医务界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的。

  2.2  加强规范化管理,注重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是医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抓好的基础工作 

  (1)和谐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制社会强调公平、正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医院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有些甚至是血的教训的总结,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应把各项制度统一条理化、规范化、细化、量化,便于操作执行和考核检查;而强调每一位工作人员严格遵纪守法,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和应尽的义务。(2)在医院的综合管理中,医疗管理是影响整个医院管理水平的中心环节,而医疗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全部活动的综合反映。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很多,医院应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有效控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才能为社会和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要特别强调安全管理。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是医院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是维护医患双方正当权益的前提,是医院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应持续不断地向职工灌输“质量是效益,安全也是效益”的意识,牢固树立“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建立起以医生职业自律和医疗质量保障为核心的医院管理体系,以法律规定义务为核心的医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以医院自律和维权为核心的运行良好的法律服务体系和灵活、高效的医疗纠纷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等一系列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将医疗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为病人营造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

  2.3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好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1)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病人与医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爱护,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例,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近些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有些人对医生失去了信任,医患纠纷增加,医患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应该有的紧张,有的甚至闹的非常尖锐,出现了一些与安定团结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医院应尽力在改善服务态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有所作为。(2)要倡导医患之间建立起人道关系。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医生和病人的目标一致,任务一致,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是相互平等的同志,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理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协作。医务人员对任何一位病人都要给予人道主义的帮助,病人要充分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和劳动。(3)树立“病人至上”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给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医患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要在为病人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上做到眼里有病人,心中想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把病人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好坏优差的标准,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满意度。(4)把病人当朋友,以诚相待,加强交流沟通。尤其是现在,人们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我国现行的卫生法律、法规已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的医治权、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隐私权、参与权、申诉权、赔偿请求权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一方面是扩大了病人的自主权利,另一方面是把卫生人员的部分职责转化为了病人的权利,所有这些都要求医院和医务人员要经常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常规、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病人的各种权利,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医生把病人当作朋友,病人也会把医生当朋友,就会建立起对医生的信任,从主观上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工作,从而使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5)积极预防和主动化解医患矛盾,妥善处理医患纠纷,正确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存在相当的局限性,还不足以完全认识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不足以完全解决已知疾病的治疗,以及个体体质差异等固有特点造成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的潜在危险,同时,由于医疗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损伤性,各种治疗方法会对人体的功能和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医疗工作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又由于一般群众对发生医疗风险的因素缺乏认识,一旦某种风险现象发生,医患双方在认定上发生分歧,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轻者影响医院的工作,重则对医院造成很大的损失。作为医院,应建立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和适应法律规范要求的医院管理体系,提升医院管理现代化和法制化水平,强化以医疗安全为核心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使医务人员的医德、技术与个人利益相关联,注重病人合法利益的保护。首先是要加强对各种医疗行为的管理,加强医疗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加强医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医德修养、业务水平的培训,将医疗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有效地防止各类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的发生。对各种易引起医患矛盾的因素应增强警觉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尽早发现苗头,冷静分析原因,主动做好化解、处置工作,在保护好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依法维护好医院的正当权益,维护好医院的整体形象。

  (编辑 江  枫)

  作者单位: 223800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作者: 陈邦桐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