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第3卷第10期

提高生物医学研究在上海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当今世界,以3T(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信息革命方兴未艾的浪潮,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已经展示出不可估量的前景,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形成[1],生物经济(bio-economy)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生物......

点击显示 收起

  当今世界,以3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信息革命方兴未艾的浪潮,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已经展示出不可估量的前景,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形成[1],生物经济(bio-economy)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生物技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开发的重点。

  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投入了巨额的研究经费,如美国联邦政府每年用于生物技术研发的费用高达380多亿美元,2004年美国财政预算已将国家健康卫生研究院的研究经费提高到280亿美元左右;欧盟科技发展第六个框架报告中将生命科学列为七大主题领域的首位,并投入巨资资助欧盟范围内的联合攻关[2];日本政府今年初制定了“推进基因组学的战略”,决定实施国家基因组工程;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政府近年来研究开发投入最多的领域是生物技术。由此可见国际上生物技术的竞争异常激烈,西方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均把发展生物技术作为抢占世界科技新的制高点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中心城市之一,在面临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调整的关键时刻,提出了“科教兴市”的发展主战略。上海加快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对于在世界高科技领域抢占一席之地,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科技软环境,实现“科教兴市”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性

  1.1  加强生物医学研究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由之路  健康问题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报告,全球每年新发的癌症患者约1000万,2000年死亡620万,占死亡总数的12%,预计到2020年每年新发的癌症患者约1500万[3]。在我国近30年来,癌症发病率与病死率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例如肺癌发病率平均上升了140%以上,本世纪初全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达150万,每年癌症诊治花费数百亿元[1]。此外,1.2亿人口长期携带乙肝病毒,84万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现在HIV感染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形势相当严峻。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展,精神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带来极大的社会问题,我国各种精神疾病患者高达1500万。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性疾病呈快速上升趋势,阿尔茨海默病(AD)在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而85岁以上则为50%,我国AD患者已达400万。

  加强生物医学研究是解决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人类健康问题的必由之路。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有一些顽症,如癌症、艾滋病(AIDS)、糖尿病等,人们还没有最终找到有效的治愈方法;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新的疾病也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人类和疾病之间将是一场持久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类只有依靠生物医学研究的持续深入和运用才能赢得主动和最终的胜利。

  1.2  生物医学研究将推动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便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以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治疗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投资开发的重点,也是全球公认最具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产业之一,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以其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等特征成为全球化时代最为活跃的经济力量。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10倍左右[4]。

  近几年随着生物医学领域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世界生物医药产业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时期。据统计,2003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市场已达到600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美国FDA共批准了182种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在2003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35个新药中新生物制剂就有14个,占了总数的40%,另外还有超过500种的生物技术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3  生物医学研究将确保国家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传染病、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是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大大增加,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为了加强国家生物安全,美国于2003年提出了优先发展的生物反恐科研项目并投入巨额资金,以确保国民在遭遇天花、鼠疫、炭疽等生物武器侵袭时,并能及时获取安全、有效的疫苗和治疗。

  在我国,SARS和高致病性流感的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我国目前正在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构筑和谐社会,但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太平,并不能排除我国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医学生物技术的研究,将确保我国生物安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2  上海发展医学生物技术的优势

  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是目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从1989~2002年几乎一半的SCI论文来自该领域,而物理学只占总数的15%,化学占总数的13%。虽然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SCI论文数也有较大增长,但总的来看,高质量的文章还较少,被引用的次数还偏低。发展医学生物技术有利于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差距。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科技中心城市之一,在优先发展生物医学技术和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1  上海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  上海拥有生命科学领域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如中科院多个生命科学类研究所、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院、医学院(校)、张江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等,有着较好的研究基础,如20世纪60年代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上海在基因治疗、人类基因组、转基因大动物(牛、羊)、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等领域处于国际前列,近几年来研究方向更是涉及了生命科学的大多数热点领域。

  在科研力量上,上海生命科学领域的院士数量国内领先。由于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加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
由于上海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研发总部落户上海,“总部经济”成为上海经济布局中的亮点。这些国际高科技公司的研发总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生物医学领域的高端人才加盟,为医学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

  上海在医学生物技术领域和发达国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通过制度创新,与国外的顶级大学和科研机构(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英国剑桥大学、德国马普学会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直接参与到了国际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中科院上海神经生物所近年来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瞩目。

  2.2  上海医学科研支撑体系比较完善  上海拥有众多的科技服务公司,在试剂研发、提供、仪器设备的维修、检测、文献检索等方面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科研人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集中精力做好研究工作。

  上海拥有非常好的临床资源,临床医疗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医疗服务半径覆盖国内所有省区,甚至东南亚地区,大量的疑难杂症在上海集聚,使上海有能力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足够的标本数和开展有质量的临床试验。如上海二医大藏敬五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和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领域开展了有效的合作,最终发现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元凶——骨桥蛋白,为人类征服类风湿关节炎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是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源紧密结合的成功案例。

  2.3  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  上海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高科技投资公司落户,例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聚集区之一。

  3  发展上海生物医学研发的建议

  3.1  将生物医学研究作为优先发展领域  将生物医学作为上海优先发展领域,对基础研究给予更大的经费支持。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和企业在医学生物技术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同样,上海也只有加大对医学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才能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动力。尽管上海对生物医学领域的研发投入逐年递增,但仍落后于生物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和生物医学产业增长的速度。今后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各类资金进入生物医药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3.2  加大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配套力度  对生物医学类的中小企业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倾斜,如贷款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加大政府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高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平台的搭建。

  3.3  有效整合各类科研力量,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开展联合攻关  上海尽管有着雄厚的科研力量,但由于分散在各系统、各单位内部,尚未形成科研合力。今后应该注重机制创新,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以科技攻关小组的形式,针对生物医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联合攻关。

  3.4  加快生物医学领域高端人才培养  尽管上海近几年在生物医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人才分布不均衡、领军人才缺乏的问题。今后要培养和引进并举,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及高科技管理等领域分别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针对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完整的人才链。对企业中从事研发的高端人才统一纳入到市各级人才培养计划中。

  21世纪人类将面临着人口增长、老龄化、资源、环境、重大传染病、生物恐怖等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发展以生物医学科技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改善广大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确保国家安全、应对高科技竞争的重要技术手段。上海提高生物医学在科研中的地位,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参考文献】

  1  Global action against cancer brochur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3,3.

  2  付彬.2003年欧盟科技发展综述.全球经济科技瞭望,2004,2:30-35.

  3  癌症控制难度在加大.健康报,2004-5-18(1).

  4  梁战平.2001年的世界科技竞争和发展.人民日报,2001-12-3(7).

  作者单位: 200002 上海,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教育处

  (编辑:唐  城)

作者: 许铁峰张勘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