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探析医院图书馆服务新模式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飞跃发展,医院图书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读者已不再限于以前那种单纯利用书目信息索取原文的方式,而是向电子化、网络化方面发展。不同层次的读者,其需求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做到以读者为中心,了解读者需求,把庞大、分散、繁杂的信息收集、加工、组织使信息变的有序,使文献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的飞跃发展,医院图书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读者已不再限于以前那种单纯利用书目信息索取原文的方式,而是向电子化、网络化方面发展。不同层次的读者,其需求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做到以读者为中心,了解读者需求,把庞大、分散、繁杂的信息收集、加工、组织使信息变的有序,使文献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为临床科、教、研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多种技能才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掌握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完善各项措施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服务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服务工作发生巨大变化。医院图书馆如何适应新的要求,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更好地为医教研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服务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1  树立全新服务理念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和管理形式均发生变化,读者需求出现许多新特点,因此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也随着变化而变化,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去适应新的变化需求。新的服务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转变”之中[1],即以用户为中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提供静态印刷型文献服务向动态的数字化信息转变;由以管理文献为主向信息导航和重组转变;由坐班式被动服务向走出去主动服务转变;由封闭式办馆向开放式办馆转变。网络时代读者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增强,简单的借还式服务已变为高层次的技术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变为“导航员”。因此,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形成面向需求、适应变化的动态服务管理机制,改变文献信息资源单位化的狭隘观念,尽可能使单位的私有资源成为公共资源,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2  调查了解读者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图书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读者已不再限于以前那种单纯利用书目信息获取文献线索和从图书馆索取原文的方式,而是向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不同层次的读者,其需求也不同。因此,我们应调查了解读者的需求,掌握需求动向。一方面到科教科了解本院重点发展的科室与科研项目计划及展开新业务的情况,以便组织并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直接向本馆的重点读者群了解临床医疗的基础性需求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特殊信息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3  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

  电子出版物的急剧增加和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将在更大范围内为读者提供获取信息的机会。但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分散化、网络资源的庞大化和复杂化、信息生产的广泛化和无序化,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茫茫无际的信息海洋。这时图书馆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社会无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快适应信息环境,帮助和指导读者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具体地说,我们除了搞好信息咨询工作外,还要针对读者的需要做好二、三次文献的开发工作,搞好定题服务,通过对网上众多无序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使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使固化的知识得以活化,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文献保障。

  4  重视读者教育

  人类要适应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就必须不停地学习。人是知识的宿主,既需要扩展知识,又要更新知识,不断开发智力资源,才能提高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许多医务人员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视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和与个人就业、收入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项必需的投资。愈来愈多的医务人员已购置了计算机,更多的人把学习英语、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相应信息技术看得愈来愈重要。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如今的图书馆不像前些年那么冷清了,新到的图书很快就会被借走,足以说明知识的吸引力。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多和因特网等众多网络信息资源的引入,读者面临的问题是电子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有效利用。因此,图书馆要帮助人们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技能和方法,使他们成为有信息采集与利用能力的人,这样图书馆读者教育的培育更高了,范围更广了,作用更大了。读者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读者在现代信息环境中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赖于读者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读者教育。

  5  重视人才资源建设,培养创新精神

  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将是当代图书馆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具有创新精神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2]。知识经济社会更加依赖信息与知识,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除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外,还要具备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高效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把知识产品快速传递到读者手中的能力,还应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能根据用户的各种要求作出正确的选择,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最需要的用户。

  6  完善图书馆服务,提高服务效能

  图书馆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根据读者需求的变化,图书馆除了向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一般文献信息外,还应满足读者工作和生活及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特殊需求,它要求图书馆提供“多元文化信息服务”。医院图书馆要配合医院的文化建设,除开展文献信息的借阅查询外,还可以开展文化展示、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培训辅导、文化娱乐休闲等多种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和教育服务活动。

  在服务手段上,要通过网上服务和资源共享服务,帮助读者寻找合适的资源和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这不仅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专业和科研信息,甚至可以提供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信息,满足读者获取多方信息的需求。

  完善图书馆服务,首先应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做到热情、周到、开放、亲切的借阅服务,准确、迅速的咨询服务,积极主动的推荐图书和图书馆利用的指导性服务,接受读者各种意见和要求的即时服务来赢得读者的信赖和好感。此外,努力使服务效果达到读者“满意加惊喜”。人们对服务的企盼主要是质量,我们要通过制定服务规范,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各项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汤世海,任懋榆,刘颖.医院图书馆服务工作浅析.医学情报工作,2005;26(1):50-51.

  2  罗昌芝.图书馆服务与技术创新.中华医学图书馆情报杂志,2004;13(1):17-18.

   3  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

   电子出版物的急剧增加和信息网络

作者: 钟冰,王茜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