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4卷第4期

浅谈精神病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兼顾的必要性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因此从根本上不断完善对患者心理卫生服务和心理疾病防治,也是社会范畴基本问题,笔者是精神病医院财务人员,结合本医院特殊性,基于会计基本职能,用具体数据加以分析,来论证双兼顾的必要性。关键词:社会效益。投资效益。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加快及其他种种原因,心理卫生问题的日益突出,这就必然要求有关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精神疾病特点是意识异常、思维紊乱、情感反常等,如不及时防治必会发展到行为失去自控能力、工作失去劳动能力、生存失去经济能力(简称“三失患者”),以致成为社会的包袱和家庭的累赘。且往往是一人得病,全家不得安宁,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安定。因此从根本上不断完善对患者心理卫生服务和心理疾病防治,也是社会范畴基本问题,笔者是精神病医院财务人员,结合本医院特殊性,基于会计基本职能,用具体数据加以分析,来论证双兼顾的必要性。

    关键词: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投资效益;平均增长速度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着国计民生,今年两代会也予以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加快及其他种种原因,心理卫生问题的日益突出,这就必然要求有关心理卫生服务单位,尤其是精神病医院更应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但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如何减轻国家经济压力,也应兼顾经济效益。本文以我院为例,阐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兼顾的必要性、可行性。

    1  本院发展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简介

    本院全称宁波市康宁医院,开创于1972年3月,地处宁波市镇海区庄市镇,当时从市区到本院的公交车只有一条线路,且每班次间隔时间为1.5~2h,交通极为不便,我院负担着全宁波地区,甚至舟山地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任务。为了开拓医疗业务和方便病人就医,于1986年在宁波市区设立了心理咨询门诊部(文中简称“心咨部”)。房屋(租用)面积约200m2左右,人员配备5~8人,设备简陋,医疗条件艰苦。但创建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实现社会效益:建立健全患者个人病历档案约2.23万份;接受咨询约22.26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净收益约为351.44万元。又于1988年在市城郊结合区孔浦创建了门诊大楼(大楼共为4层,文中简称孔门),并在大楼3、4楼设立了神经症病房。孔门相距庄市住院部约6km,投资总额折算成现价约1300万元,其中房屋约900万元,土地约300万元,设备约100万元,实际年净收益约75.45万元。自1988年3月投入使用以来,实现社会效益:建立健全患者个人病历档案约6.12万份;接受门诊治疗约44.24万人次;开放床位约20.79万床日。实现经济效益:创门诊净收益约960.50万元;创住院净收益约312.68万元。投资效益:房建土地部分投资的净现值为正数,投资回收期为13.4年,比要求回收期提前约3年。设备部分投资的净现值为正数,投资回收期为4年,比要求回收期提前约1年。投资现值总指数为1.18>1。

    2  发病现状与医疗需求的矛盾

    据报道,北京市卫生局在近期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中,患抑郁症者不少于10万人,而这类病人中有64.9%从未求诊或接受治疗,原因是大多数病人对抑郁症认识不足,且社会对患者也缺乏理解和同情,致使出现很多患者宁可自己忍受痛苦也不愿求助于心理医生的现象。宁波地区虽未进行系统调查,但根据医院现有资料统计分析(见统计分析表1~3),同北京报道类似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随着独生子女成年,在求学、求业步入社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外来民工队伍的扩大,他们在生存求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老龄化时期到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反复住院“三失”病人增长问题等,都需要社会公众的重视和关注表1  2000~2004年总门诊人次、总初诊人次结构分析表 经分析得:咨询门诊青少年初诊的平均比例是51.8%[(701+937+988)/(1408+1756+1905)],咨询门诊青少年初诊平均增长速度为18.7%   表2  2次以上住院病人统计分析表    表3  门诊业务量增长分析表

    3  本院的策划与措施

    3.1  计划筹建新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  从表1数据分析得到,25岁以下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得病人数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3%,其中咨门为18.7%;初诊比例从24.5%上升到27.8%;咨门2002~2004年各年青少年初诊占该年龄段初诊人数比例分别为49.8%、53.4%和51.9%。从表3数据分析得到,咨门求诊日人次从1988年约18人次/d上升到2004年约58人次/d,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3%;咨门2004年求诊日人次是1988年求诊日人次的3.22倍。使咨门现有医疗条件和环境无法适应日益增多的心理疾病患者需求,所以筹建新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不仅是医院开拓心理咨询业务需要,更是社会需要。筹划中的新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投资总额约1600万元,其中建筑物投资约为900万元、土地投资约为500万元、设备投资约为200万元。预期年收益约为92.66万元,通过对该项投资的3个主要指标测算,投资效益分析得:房建土地部分投资的净现值为正数,预期投资回收期约为12.55年,比要求回收期提前3.95年;设备投资的净现值为正数,预期投资回收期约4年,比要求回收期提前1年。该项投资的总现值指数约1.12>1,所以投资后经济效益是理想的。社会效益:新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就医环境;迅速解决了随着患者逐年增长而已产生的就医难问题。

    3.2  充分利用《东南商报》医学版的作用  每周日刊出该类病案1例,由心理专家进行分析和讨论。此举使众多宁可自己忍受痛苦而不愿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患者也能从报纸医学版中得到心理疏导而治愈,使良好的社会效益从中得到体现。

    3.3  筹划、实施本院异地门诊的回迁工程  异地门诊回迁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5点。

    3.3.1  可使病人从门诊就医至住院治疗免去相距6km往返奔波的劳碌之苦  例如:有慕名前来求医或咨询而误至住院部需返回门诊部的病人;有门诊就医后需住院治疗而又要赶往住院部的病人;也有门诊开出治疗和检查需要到住院才能完成的项目,不得已又转至住院部的病人。

    3.3.2  节约卫生资源  遏制了医院成本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卫生资源投入上的浪费。例如:人员、设备、器械的配备;药品、材料、办公用品的领用运送等。

    3.3.3  可使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得到及时有效利用  由于随着设在异地门诊大楼中的神经症病房回迁,现已使异地门诊大楼的利用率由100%降至50%。如要充分利用异地门诊大楼所占用的资金,务必实施异地门诊的回迁,才能及时地将已闲置的门诊大楼实现租赁、转让等,使固定资金转化为流动资金,使其资金确认,继而再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固定资金利用效能及资金增值目的。

    3.3.4  医院实现了为病人从门诊就医至住院治疗一条龙服务的宗旨  在降低病人就医成本同时实现医院成本节支。经统计能直接降低门诊就医后需住院治疗病人的就医成本约1万元/年;医院节支能源燃料约1000L/年,使社会效益从中得到良好改善。

    3.3.5  可提高医院整体形象管理的质量  如:医院业务质量管理、治疗效果管理、窗口服务文明管理、医院成本管理、卫生资源投入产出管理等。

    3.4  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做好贫病减免工作  根据表1统计数据分析,外来人员初诊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0%,所占比例从2000年9.6%上升到2004年11.9%,比例平均增长速度是5.5%,超过总初诊人数占总门诊人次比例平均增长速度3.5%的2个百分点。从表2数据分析,2次以上住院人数平均增长速度是18.8%,总住院人数平均增长速度为18%,基本上已成正比例上升,尤其是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住院人数平均增长速度为20.4%,比总住院人数平均增长速度18%高出2.4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住院2次以上“三失”患者增长问题是社会公众所不能忽视的。近3年来,本院在帮困助医上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分担了部分工作(见表4),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表4  2002~2005年医院贫病减免情况 因2003年起慈善总会未在我院作门诊定点,故2003~2004年门诊病人减免的是挂号费和诊查费

    3.5  新建老年康复护理中心  随着老龄化时期到来,纯老年家庭也不断增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见表5表5  2004年3月~2005年3月老年病人初诊、住院情况对比表早在4年前,我院领导就向各有关方面呼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建立老年康复护理中心,经过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建造老年康复护理中心列入了2003年的政府实事工程,于2004年8月投入使用。

    老年康复护理中心预测的投资效益:土地建筑物投资的净现值为正数,投资回收期为17.11年,比要求回收期迟0.61年,设备投资的净现值为正数,投资回收期是4.3年,比要求回收期提早0.7年,两部分投资的总现值指数是1.036>1,预测的预期收益率是6.61%。

    老年康复护理中心的实际效益:目前老年康复护理中心已开放二层共100张床位,2005年1~5月实际收入为240.41万元,实际成本为223.88万元,实际结余率为6.89%>6.61%(预期收益率)。虽经济效益不明显,但解决了近期老年病人住院难问题,同时也为他们的家属能安心工作和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而言之,因为医疗服务触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切身利益,必须突出社会效益,但从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出发,也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现根据本文对我院过去、现状与发展所分析,只要决策正确,精神病医院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兼顾既必要又可行。

  (宁波市康宁医院,浙江宁波 315201)

  

作者: 范淡霞,张幼芸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