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4卷第7期

关于在医院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设想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本文就怎样在医院建立有效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说明应用和推广管理会计是医院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医院管理会计。设想医院会计的职能是随着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医院会计为了适应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借鉴企业的特点要逐步形成“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文就怎样在医院建立有效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说明应用和推广管理会计是医院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开展;医院管理会计;设想

    医院会计的职能是随着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医院会计为了适应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借鉴企业的特点要逐步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系统。两者是相互平行、沟通,但又是性质和任务截然不同的工作。医院财务会计仍具有反映和监督的两项基本职能,管理会计要从传统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它利用医院的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采用会计的、统计的、数学的方法,对医院现实存在的效益、服务质量、设备运用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医院今后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目的是调动医院的各方面积极因素,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目前,由于医院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对管理会计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多数医院尚未开展此项工作,或是这项工作的开展不系统、不深入。医院要在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必须挖掘自身潜力,减少各种浪费,使医院经营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控制过程,就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1  模式的建立之一:机构的建立

  1.1  建立管理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人员  设立由院长主持、各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配备具有专业水平的人负责实施管理会计工作,采用常设机构专人组织协调和定期集中研究决策的管理模式。

  1.2  建立以科室为单位的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实体,分解医院总目标,进行经济效益指标和责任指标、医德医风指标、医疗质量等指标的考核。责任中心按其所承担责任的范围和大小拥有一定的权力,每个责任中心都要对一定的财务指标承担完成的责任,根据医院规定的业绩考核标准接受医院的考评,并根据利益分配标准接受奖罚。

  1.3  在责任中心内部设核算员  为了使管理会计工作上下协调,在各责任中心设一名核算员,负责科室的经营核算工作,直接对管理会计负责,主要职能是建立固定资产和低质易耗品台账;科室业务工作量的统计和分析;科室人员业务工作量的统计和分析;科室服务质量指标的统计和分析,科室业务收入及成本的统计和分析,执行物价标准的管理等,核算员的工作为科室有效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为全院核算工作提供原始资料,为医院进行准确的预决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模式的建立之二:任务的建立

  2.1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传统的预算管理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医院的经济效益,但会使管理层过于关注利润,产生短期行为,正确的做法是以医院资本增值为导向,所以医院的预算要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增加医院资产总值为目标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即根据医院总体目标及各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发展计划编制全院的收支预算、分配预算、专项购置、修缮预算,包含详细的资金运用计划、职工培训开支预算、职工福利开支预算、物资领用开支预算等各项明细的预算,包括对业务工作量、平均收费水平、业务收入、各项支出、成本及专项资金的预算,经过领导小组的讨论,付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医院更合理地利用人、财、物等要素,实现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

  2.2  根据医院总目标,制定责任中心目标计划  医院编制预算计划后,管理会计机构把预算确定的指标层层分解至有关责任中心,使中心明确工作目标,在目标确立的大前提下,根据中心的实际制定各项完成目标的计划,拟定具体措施和办法,尽最大能力完成预算目标。这种计划目标管理体制,有效地调动了科室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参与经营核算的责任感和完成目标的信心。科室围绕“让病人看得起病,看好病”的服务原则,全面开展优质、高效、低耗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室的人、财、物、技术、时间等要素,组织经营,提高效益、实现目标。

  2.3  实施情况的跟踪,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  对实施的整个过程密切关注,深入到临床一线,充分了解临床工作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工作如:劳动强度、技术要求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将实际完成指标与预算指标对比分析,并编制一定期间的业绩报告,如实反映各科室业绩及成果,将考评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迅速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例如在目标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发现科室中有闲置设备,可建议采用内部有偿租赁大形式调配给需要的部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轻医院资金压力。

  评价、分析是管理会计最主要的工作,在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根据预算目标,采用专门方法进行严格计量、监督、指导,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所在,为下一步修改计划提供依据。

  2.4  库存药品的总量控制问题也是管理会计预测和规划的内容  应根据药品储存的周转定额及淡季、旺季诸因素,控制一个合适的库存总额,压缩库存加速资金循环。

  2.5  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医院的经营、基建计划、重大设备购置、项目开发等与经济相关的重大决策,在资金投入前进行可行性论证。参与医院决策管理,确保资金的正常周转和合理使用。充分利用财务会计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可行的备选方案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论证,以便从中选出效益好、质量优、投资省、社会效益好的投资方案。

  3  模式的建立之三:方法的建立

  3.1  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方法  有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几种方式。其中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比较常用。运营活动较稳定的医院可采用固定预算法,运营活动水平经常有变动的医院适合弹性预算法,但其工作量较大。而零基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比较科学,有利于资金分配和节约支出。但预算编制工作量大、费用高。

  3.2  对责任中心的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成本中心只对其可控成本负责,对其不能影响和控制的不可控成本不能负责,例如:科室对人工、水、电、医用材料、设备维修都有一定的方法计量,管理会计根据需要对责任中心分别编制预算,对内部提供服务的部门可采用内定价格向责任中心计成本,这是医院控制成本、增加效益的必要途径。

  3.3  对责任中心完成情况的分析和评价  对责任中心完成情况的分析和评价,主要通过评价指标来体现。如:收入增长率、病人费用水平、人均业务收入、人均结余,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百元固定资产收入等财务指标及人均接诊人次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新技术应用率、病人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结合本院及责任中心的历史数据和预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3.4  库存药品控制的两个要素  库存药品的控制要分析和确定量和期两个要素,确定最优的进货批量和进货间隔期。首先对药品按ABC库存分类法进行分类,对A类药品要重点控制,B类药品实行一般控制,C类药品实行总额控制,计算出各类药品平均库存量、订货成本、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药品破损和变质损失等费用,根据这些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经济订货量、储存天数。只有这样,药品所占的资金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使用,使成本费用最小化。

  3.5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方法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方法很多,按照其是否按“货币时间价值”可分为非折现评价指标和折现评价指标两大类,常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回收期法、内含报酬率法、平均投资报酬率法等。这些方法的使用比较复杂,对管理会计的业务知识要求较高,通常在决策投资一个项目时,往往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各个方案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在决策时要几种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得出最佳方案。

  总之,管理会计的工作特点是十分严谨科学的,它在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广泛地采用现代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使得医院管理工作极大地加强,为医院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客观实际的依据,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不容置疑,管理会计对于改善我国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综合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将日益凸现,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不断探索、总结提高,使管理会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贵阳 550003

作者: 胡婕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