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4卷第11期

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医院投诉接待工作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医院投诉接待工作(pdf)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病人的心理现象和从“礼让”、“倾听”、“交流”、“自我调整”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心理学知识在医院投诉接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在投诉数量日渐增多、投诉原因渐呈多样性和复杂化的新形势下,接待人员应自觉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以改进投诉接待工作......

点击显示 收起

    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医院投诉接待工作 (pdf)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病人的心理现象和从“礼让”、“倾听”、“交流”、“自我调整”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心理学知识在医院投诉接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在投诉数量日渐增多、投诉原因渐呈多样性和复杂化的新形势下,接待人员应自觉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以改进投诉接待工作方法,提高自我心理防御能力和应变能力。

 关键词:  心理学;交流沟通;倾听技术

    近年来,医院受理投诉事件数量明显增加,投诉原因、投诉要求也渐呈多样性和复杂化,投诉接待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调整投诉接待工作方法,理性处理好各类投诉事件,提高解决投诉问题的成功率,减少投诉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所有从事医院接待投诉工作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近两年来,笔者探索性地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投诉接待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以礼相待,沟通情感,积极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

 “以礼相待”包括两层含义:即形式上的礼貌礼仪和情感层面的礼让。礼尚往来、以礼相待也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所崇尚的交往风范,它可以规范人际间的言谈举止,促进平等的对话交流。对医院从事接待投诉工作的人员来说,礼貌地接待来访者既是职业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接待人员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友善的表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给对方带来安慰,甚至左右事态向良性发展。实践证明,微笑是最好的接待礼仪,微笑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即使面对怒气冲冲、语不择言的投诉者,一个淡淡的笑意,配以上座敬茶,加上恰如其分的询问,绝大多数来访者都会出现微妙的情绪变化,愤怒与焦躁可在瞬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进而收敛起过激的言行。“礼让”的实质是谦让,就接待患者投诉而言,也可以理解为是迁就。心理学家认为:患病时,病人心理性应激使得到心理冲突明显,焦虑、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使病人的理智减弱,遇事易冲动,甚至与病友、医务人员发生冲突[1]。所以,因误解而到医院接待部门诉说委屈、发泄怨气,甚至强词夺理地诬告医务人员者不在少数。接待人员了解并认识病人这种病态情绪,做到以豁达的胸怀包容投诉者的过激言行,就不会计较对方的偏执与无理。为缓和气氛,避免激化矛盾,甚至需要接待人员在第一时间向对方表示理解,通过换位思考,去体谅对方的痛苦心情,用真诚的礼让感化对方,进而赢得对方的认可与信任。与此同时,接待人员要严密观察投诉者的语言、音调、讲话速度以及面部表情和气势等情况变化,及时对投诉者的性格特点和投诉目的做出正确判断,不失时机地给予恰当的反应,以便有效掌控交谈的主动权,促进投诉者客观、理性地对待投诉问题,使对话交谈进入理智、务实、相互尊重的和谐状态。

    2  掌握沟通技巧,运用倾听技术,明了投诉人的心理需求

 在投诉接待这一特定的工作岗位,听和谈都具有沟通的作用,甚至在初始阶段,听比谈更为重要[2]。交谈是解决投诉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投诉与接待双方的主要沟通方式。像医生必须会用听诊器、护士必须会打针一样,掌握交谈技巧是对投诉接待人员的基本要求。投诉者进入接待室的第一心愿就是诉说,并且希望能够有人用心倾听。诉说是人的一种有效宣泄方式,宣泄是人摆脱恶劣心境的必要手段[1]。所以对接待人员而言,掌握倾听技术则显得尤为重要。投诉者诉说时,接待人员不仅要耐心倾听,而且不能有左顾右盼等漫不经心的表现。倾听过程中需要有简单而恰当的应答;需要通过一些非语言行为如关切的目光、专注的表情、简短的询问等表达对投诉者的理解与尊重,使对方感受到有公正解决问题的希望,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精神慰藉;倾听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即使面对污言秽语也要保持冷静;当观点存在分歧时,也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谈话进行解释,更不能使用讥讽、训斥的口吻激惹对方。倾听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方语言及非语言行为所传递的全部信息,准确捕捉到投诉者的关键话语和投诉问题的关键环节,以便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投诉的真实目的和要求。实践证明:倾听有助于疏导对方的不良情绪,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是顺利解决问题的保障。

    3  把握投诉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做好交流沟通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经历形成各不相同的心理、个性特征。而且,许多特征会对人际沟通产生影响[3]。所以,面对性格各异的投诉者,接待人员需要认真研究不同人的心理特征与沟通效果的关系,要掌握因人而异的接待、交谈、沟通方法。一般来说,文化教育层次高者,容易进行认知层面的沟通,反之则容易钻牛角尖,有时会有理也讲不通;性格开朗、爽快的人比较容易沟通;性格内向、狭隘、拘谨的人沟通往往就比较困难;中青年自我意识强,喜欢开门见山,又容易坚持己见;老年人往往心地善良,有较强的包容心,但对于是否受到尊重和重视比较敏感,他们一般不轻易投诉,一旦投诉,就希望立即见到结果或是得到确切的承诺。笔者通过对两年来接待的300余件投诉案例的整理分析,深刻体会到以下4点:(1)投诉的本质是寻求帮助,投诉者就是求助者;(2)接待的本质是服务,为病人服务,为医院服务;(3)投诉人有一种共同的期待心理,他们希望获得接待人员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期望所投诉的问题能得到认真处置;(4)投诉是医院改进工作的动力之源,要从投诉中找不足,而不能与投诉人论是非对错。投诉接待岗位是医院的服务窗口,接待者必须兼顾医院与患者的双方权益。不管投诉问题事大事小,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切记不可敷衍了事。设身处地考虑投诉者要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后即刻付诸行动:也许是需要打几个电话、进行一些部门或科室间的协调沟通;或是需要准确记录后请示汇报相关领导;也许是需要做些详尽耐心的解释说明;或是需要代人受过、当一次出气筒等。只要是以真诚态度积极处理问题,绝大多数情况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即使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除极少数情况外,仍能得到投诉人的谅解。4  强化自我调整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成功率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知识已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医院的投诉接待者而言,他们每天需要面对的是一些难以预测的、遭遇到各种挫折或困难的人群,所以,她们每天都要处于一种应激的心理状态,长期承受着无法回避的精神压力甚至是心理伤害。有学者认为:人所能承受的精神压力是有限的,长时间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将影响人生活的每个方面,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对精神刺激的自我防御能力和应变能力,投诉接待人员更需要重视学习心理学。一方面可及时调整心态,应对恶劣的职业心理环境,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掌握心理学知识,也有助于研究投诉人的心理,了解、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活动规律及个性特征和人格倾向性,提高处理、解决各种复杂投诉问题的能力。毋庸置疑,由于投诉者与接待者双方的角色和处境存在的差别,必然存在着观察、认识问题的视角和态度的差异。所以,在有限的接待时间内,尽快掌握投诉人的心理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力争形成以接待人员为主体的有效对话—沟通—处理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往往需要接待人员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心理学知识和沟通交流等多种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自如应对各种各样的投诉问题。

    参考文献

    1  洪炜.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05.

    2  丁宝坤.护理心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97.

    3  田民,郭常安.护理人际沟通.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院办,北京 100083)

作者: 杨静,周 蕾,陈淑荣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