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第5卷第1期

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现代医院管理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现代医院管理(pdf)摘要:人本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思想家、革命家毕生追求的理想。中国唐朝大诗人杜甫写出千古绝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浓重的人本主义理念和爱民、亲民、忧民的胸怀,憧憬着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住的平民的和谐社会。以......

点击显示 收起

 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现代医院管理  (pdf)  

    摘要: 人本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思想家、革命家毕生追求的理想。中国唐朝大诗人杜甫写出千古绝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浓重的人本主义理念和爱民、亲民、忧民的胸怀,憧憬着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住的平民的和谐社会。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主、民生、民权”,将以人为本的思想阐述得淋漓尽致。作为共产党人、人民的医生,更要将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医者仁心,仁者医心”,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是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为人民的利益谋福祉的,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职责。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思想,较之古人和革命先行者更具魄力,更具时代超前意识,树立了历史的丰碑。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使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早日成功。

    关键词: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医院;现代医院管理

    人本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其实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进步的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尊重人的权利,国家与社会的各项法律、政策、制度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

    1 人本主义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的共同追求

    中国古代的典籍和进步思想家们都曾表述过这种思想,如孔子说他的社会理想是出现一个: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社会。孟子说:“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都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反映。西方近代的思想家们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都是人本思想的反映。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本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为一切文明社会所接受,越来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2 现代医院发展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思想

    医院发展要靠品牌、靠实力、靠服务,最根本的是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医疗机构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以人为本,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并为自身发展创造和谐有利的条件。当前社会普遍反映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医患关系紧张。我们作为基层医院,面对强手如林的医疗竞争市场,突出和谐的发展主题,准确定位,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定位在公益性质上。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实行平民价格,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守职业道德,维护病人权利。以服务至上为医疗的永恒主题,以“适合病人的才是最好的”作为服务理念,努力实现“人性化流程、亲情化沟通”目标,形成自己一流的特色服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只有提高医疗水平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们医院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人才是建院之基的发展策略,吸引人才、重用人才、用好人才;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专科、一流的技术力量来推动医院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实施经营机制转换,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分配与绩效挂钩,向临床一线、向优秀人才倾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人才梯队,才能保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队伍,才能搞好特色医疗服务,创建品牌医院。

    3 现代医院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解决的措施

    在我国,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0%,靠医疗服务创收的根本原因是医疗机构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考虑进去,无形中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增加了负担,形成了当前社会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这是我们国家和医疗机构面临的严重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从卫生服务大局出发,必须坚持医院是公益性质,必须注重维护群众利益,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改变医院靠医疗服务创收的机制,适当增加政府的投入,从源头上抑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不能脱离国情,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精尖技术和豪华设施条件,把国外的一些先进设备、仪器引进来,加强临床技术的提档升级,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而这些投入,将通过医疗服务收回成本,必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这样下去,势必导致恶性循环,引起老百姓的强烈不满,造成了医院的门槛高、患者看不起病的现象,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医者仁心,仁者医心”,这句话指出了我们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一颗善良的同情之心,更要有一颗为老百姓健康服务的赤诚之心。我们要把老百姓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不能对老百姓的病痛熟视无睹、淡漠视之,这需要管理者从自身做起,拿出爱心,捧出真心,以身作则,教育职工,强化以人为本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医德医风的教育,树立起“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新风尚。

    在职工的心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在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不断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实行医疗方案和医疗费用告知制,事先将治疗方案和医疗费用告知患者,让患者知道自己所患疾病治疗情况和发生的费用,这样就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取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信任。

    4 以人为本促进医疗改革成功的早日实现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在胡锦涛总书记带领下的党中央表现出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和海纳百川的胸襟,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向先进国家学习,在社会科学、政治文明方面也从不故步自封,参照和学习了先进国家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方法,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医疗卫生改革,这种医疗卫生改革的特点不同于20年前的经济建设的改革,而是一场人民在初步进入小康后,新的、真正的、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医疗卫生变革,这种改革的特点就是中国正在由权力社会向和谐社会转变。

    中国正在成长为一个明礼诚信的现代文明社会,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也正在向一个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院、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良性目标发展。笔者认为,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在历经坎坷和磨难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定会迎来万紫千红处处春的繁荣景象,人人享有健康、人人拥有健康、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和谐社会一定会早日实现。

 (哈尔滨市道里区结核病防治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作者: 于清源,周东光,付亚萍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